A股昨日创多项纪录 全市场超4000股上涨
A股市场迎来进一步爆发。昨日上午,A股多个指数盘中创阶段新高,截至10时34分,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也是A股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午后,A股全市场冲高回落,沪指盘中创近10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深成指、创业板指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85%,深证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市场全天成交额超2.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363亿元,单日成交额创今年以来新高。
盘面上,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板块题材上,液冷服务器、影视院线、华为海思概念板块涨幅居前,煤炭、贵金属等板块调整。总的来说,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上涨。
牛市旗手“起飞”
昨日,券商板块继续走势强劲。据同花顺数据,截至下午收盘,证券板块整体收涨1.15%,50只成分股中41只上涨。个股层面,长城证券走出4连板,华林证券、湘财股份涨超6%,西部证券、天风证券、东方财富等跟涨。
此前一个交易日(即8月15日),券商板块大幅异动,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证券ETF收涨4.75%,全天成交额达到52.39亿元,量价均刷新年内新高。
消息层面,近期券商板块利好消息不断。一方面,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陆续出炉,喜报频发。首批公布上半年经营数据的4家券商:东方财富证券、西南证券、粤开证券、江海证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25%。后续,大中型券商中报业绩亦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券商并购事件迎来新进展,市场预期继续升温。今年以来,券业并购加速推进。此前的6月19日,国信证券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获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国泰海通于4月11日正式完成重组更名。
在机构看来,后续券商板块仍有上涨空间。方正证券表示,券商行业业绩高增的趋势与今年以来的涨幅形成明显背离,呈现出“滞涨”特征。回顾历史数据,2019年、2020年、2024年券商板块区间最大涨幅分别达到69%、62%、90%,而截至目前,SW券商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10.0%。特别是“9.24行情”以来,非银金融公司的AH溢价率持续收窄,A股券商的“滞涨”特征更为显著,这为后续板块的估值修复提供了空间。
国联民生证券表示,当前券商行业PB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随着市场交投活跃度的提升,估值修复动力强劲。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普涨
昨日午后,液冷服务器概念涨势扩大。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下午收盘,该板块领涨所有行业概念板块,整体涨幅高达6.31%,121只成分股中116只上涨,板块内频掀涨停潮。其中,曙光数创30cm涨停,创历史新高;冠龙节能、高澜股份等多股20cm涨停。临近尾盘,大元泵业涨停,走出“六连板”。
据悉,大元泵业主要从事各类泵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
8月15日晚间,大元泵业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数据中心液冷等行业动态较为关注,经自查,液冷温控业务为公司原有业务,2025年一季度,公司能够识别的直接用于数据中心液冷的产品销售收入约160万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0.43%,对公司报表影响小;公司相关业务后续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后续推进过程中可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IDC报告预计,2024年至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2亿美元,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 。据浙商证券测算,2025年至2027年,液冷市场规模将分别达354亿元、716亿元和1082亿元,算力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加速液冷技术渗透。
影视院线板块大涨
昨日,影视制作板块迎来了久违的大爆发。截至午间收盘,华智数媒、百纳千成、华策影视、芒果超媒实现20cm涨停,流金科技涨超11%,中科金财、慈文传媒、欢瑞世纪涨停,吉视传媒涨超9%,城市传媒、华谊兄弟、新媒股份等涨幅也非常强劲。港股阅文集团亦一度大涨超25%。
与此同时,市场上亦有传闻称,影视剧市场可能迎来一些积极变化。这可能是整个板块爆发的诱因。事实上,2025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即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文件明确强调要推动文化领域精品创作,特别包括影视、动漫等重点内容创作。
午后,影视院线板块依旧表现活跃。据同花顺数据,截至昨日下午收盘,A股影视院线板块整体收涨5.88%,位列当日行业板块排名第一,20只成分股中仅一只下跌,其余全数看涨。个股层面,除了龙头股华智数媒、华策影视20cm涨停外,还有百纳千成、慈文传媒、欢瑞世纪等股涨停,华谊兄弟、幸福蓝海、横店影视等股跟涨。
此外,短剧游戏板块大涨。其中游戏板块整体收涨1.51%,富春股份、ST中青宝、星辉娱乐、迅游科技等股均涨超3%。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8月18日14时28分,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10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分列前三位。
华西证券认为,影视行业或正处于新一轮修复起点。随着政策边际改善,展望后续,一是行业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改善,优质长剧项目有望加快推出,行业大剧供给有可能逐步恢复,从而加速去库存,推动新业务现金周转加速。二是短剧已经从边缘内容演变为主流增量方向,若头部微短剧能够增加曝光,未来有望形成更加成熟的产业链。三是影视行业正站在供给修复和信心回暖的交汇点上,有望带动整个内容行业进入“供给逐步恢复—观众需求释放—业绩改善—估值修复”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