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至少还要持续一周,小心“隐形杀手”O₃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宋赟

都市快报讯  前几天,抬头还能看到大朵大朵的“棉花糖”,但今早,已经热得连云都消失了。一直到中午时分,天边才浮起了零碎的小白云。

市气象台今早继续发布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预计我市未来7天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部39℃以上,请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截至昨日,杭州高温天气已连续肆虐14天了,不仅白天热,晚上也热,闷热感贯穿全天,比如昨晚8时,杭州气温还有33.3℃,真比海南三亚都热(天气小姐姐查过了,同时段气温显示为27℃)。有读者笑着给我们留言说,“何止海南,(非洲)尼日利亚的朋友说比他们那都热。”

有人问,最近能来个台风降降温吗?昨晚,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一个台风快讯,距离海南省三沙市(西沙永兴岛)南偏东方向约110公里的海面,有个热带低压生成。但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分析称,未来这个低压向西北方向移动,发展为台风的可能性低,可能以热带低压强度,先后登陆海南和广西。关键是,它离我们太远了,降温是一点指望不上。

七月欠的高温八月还

从杭州常年(1991-2020年)的旬平均气温来看,杭州一年当中旬平均气温最高的是7月下旬,达到30.4℃;8月上旬次之,为29.7℃。但今年杭州的高温可是一点不按套路出牌,7月上旬还不该热的时候偏偏是今年7月最热的时候,而下旬应该最热的时候却又给我们带来了多日的凉爽。今年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31.9℃,远超常年值(28℃);下旬在台风和偏东气流的影响下,副高远离且多雷阵雨天气,今年7月下旬杭州主城区平均气温29℃,又远低于常年值(30.4℃)。

七月欠下的高温,终是要还的。到了本应该气温逐渐下降的8月,副热带高压开始强势发力,今年8月上旬的平均气温31.5℃,超出常年值1.8℃。目前看,未来一周仍是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会比前几日还要再上一个台阶(38-39℃)。

气象台再次提醒大家,最近的防暑降温工作是重中之重,在室内还能通过电扇、空调降温,室外工作者、通勤者在户外尤其需要注意防中暑,在户外阳光直射、地面辐射、高湿度会使得人的体感温度高出实际气温很多。

高温虽然“不讲礼貌”,但我们还是“要讲草帽”。杭州市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的夏季户外防中暑小贴士里特别提到,由于头部和颈部的血管非常靠近皮肤表面,使人容易从这些部位快速地吸热或散热,因此夏季最好戴透气且效果好的草帽遮阳。

另据杭州天气发布的气象指数,今天的紫外线指数为5级,紫外线辐射极强,建议涂擦SPF20以上、PA++的防晒护肤品,尽量避免暴露于日光下。

高温天气小心“隐形杀手”

阳光持续在线的日子里,除了紫外线,大家还要小心一个“隐形杀手”——臭氧。

通常,大家听到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但在高温季里,主要污染物就切换成为臭氧。记者刚查了一下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空气质量AQI预报,未来一周,杭州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都为臭氧(O₃)。

说到臭氧,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臭氧层。但实际上,臭氧层中的臭氧是在雷电等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当它存在于距离地面30公里左右的平流层时,可以吸收X射线、紫外线等,是人类的“保护伞”;而臭氧污染则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是个不折不扣的“健康杀手”。在近地面,臭氧会危害人体健康,对眼睛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可强烈刺激鼻、咽、喉、气管等呼吸器官,造成肺功能改变,引起哮喘加重,导致上呼吸道疾病恶化。

建议大家尤其是儿童、老人等体弱和敏感人群,在午后两三点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同时也能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