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独自旅行,100岁还能拉《二泉映月》 百岁老人求助:谁能帮我修好京胡
李爷爷拉京胡70多年了
京胡的鼓皮破了
李爷爷喜欢写字
都市快报讯 前天,李女士打进都市快报热线85100000:我今年74岁了,我的老父亲100岁了,现在住在养老院,他有一把红木二胡,年轻时花5块钱买的,父亲是退休教师,原浙江师范学院毕业,教高中数学,以前的艮山中学。拉二胡是父亲的一个爱好,没有师傅教全是自学的,这把二胡陪伴了他70多年,最近还想拉一位,拿出来发现蛇皮坏掉了,想问问杭州哪里能修?
记者来到瑞和颐养中心,在房间见到了100岁的李爷爷,李女士也在。李女士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李爷爷1926年出生,此时正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二胡,百岁老人思维很清晰,说话表达也很利落。
李爷爷指着二胡告诉记者,它其实是一把京胡,发出的声音跟二胡不一样,20多岁时用自己攒的5块钱买的,那时工资也就20多块。自己摸索着学会的,那时还给越剧团拉过,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弓和弦都换过,换换简单,网上买来自己换,但最近鼓皮破了,这个是蛇皮,不知哪里可以修。
京胡70多年了
百岁李爷爷还能拉一首《二泉映月》
70多年了,这把京胡老人很爱惜,除了易损件,木架子几乎看不到划伤,老人说:“当初买来是红木,用一个布袋装起来,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擦一下,学校有演出的时候我也会拉上一段。”
京胡鼓皮中间用一块纸壳垫着,鼓皮的边缘绕了数圈电工胶带,弓的一端也绕了数圈胶带。李爷爷现场拉了一曲《二泉映月》,摆了摆手说:“音质不对了。”
李女士回忆,父亲出生在诸暨农村,爷爷奶奶就父亲一个儿子,用家里不多的粮食供父亲从小学上到初中,初中毕业后在一间私塾教书,后来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招生,父亲顺利通过考试。
“那时父亲31岁了,我也已经1岁左右。听我父亲说,他十几岁用5块钱买了这把京胡,5块钱对当时农村来说也是巨款,是父亲卖毛竹卖纸板省下来的,因为喜欢拉,所以学得也很快,农村经常有越剧团下乡,那时他就帮剧团拉拉京胡,后来在学校也经常拉,一直拉到现在。师范学院毕业后,户口就留在了杭州,分配到水利水电学校给老干部速成班上课,那时我们全家也搬到了学校宿舍,我记得都是自己种菜吃,父亲的工资只有38元,上了三年后,老干部结业,父亲又到上城区的一个小学任教,一年后又分配到艮山中学,一直到退休。”
兴趣爱好广泛
李爷爷90多岁还独自旅行
李爷爷除了拉京胡还喜欢写写字,养养花,住进养老院后又喜欢上麻将。
李女士说:“父亲是两个半月前住进养老院的,刚开过刀,怕照顾不好,在同事的推荐下住到这里来,现在老爸非常开心,生活也规律。每天7点起床,吃过早饭,楼下散散步,弄弄花草,8点邻居就来叫他去打麻将,打到10点钟回来吃中饭,每天都这样。
“打麻将好的,动动脑动动手,老爸以前还厌恶麻将,看到我们打麻将都要骂的,现在反而他自己天天打。上午来看不到他人的,肯定在打麻将。老爸身体还好,只是这次手术后走路不太稳,以前我们都跟不上他,90多岁还一个人去建德新市、绍兴,他自己做线路规划,自己坐地铁坐公交,去过一次还会去第二次。”
瑞和颐养中心李总告诉记者,这里有100多位老人,百岁以上有两位,除了李爷爷,另一位有102岁。现在天气热了,每天有一桌打麻将的,李爷爷是初学者,每天都报到,但是他不组织,到了时间隔壁王奶奶就来叫他。麻将三缺一,饭都顾不上吃了。
李爷爷说:“他们三缺一,我就去了,现在已经学会了,但还摸不出字。在这里安静快乐,有人陪,子女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不想太麻烦他们。现在就是想把这个京胡修修好,湖州那边可以修,不知道杭州这边有没有人会修。”
如果您知道杭州哪里可以修京胡鼓面,请留言或拨打0571-85100000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