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日杭州交出绿色答卷:“零碳”主场展示生态建设双十成果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许佳炜 实习生 李海燕 通讯员 陈爱民

为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氛围,2025年全国生态日浙江“零碳”主场活动于8月14日在杭州举行。

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杭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积极推动杭州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双碳”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经过前期推选与评定,活动现场集中发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杭州市“十大典型人物”和“十大优秀案例”。

十大典型人物分别是:“绿色织造者”许国良、“鹿爸爸”章叔岩、“民间河长”胡福庆、“西湖龙井品牌守护者”龚英强、“千岛湖生态保护的科技先锋”许海、“两山理念基层践行者”张海江、“循环经济领航者”羊军、“绿色公益深耕者”戚志坚、“绿能共富领路人”胡军其、“无废校长”杨海庆。

十大优秀案例分别是:下姜村:从“一村绿富美”到“村村绿富美”。西湖:共享山水,续写“两山”新篇章。西溪湿地:从“城市之肾”到“共富样板”的绿色蝶变。富阳:从“一纸江南”到“智创江南”。杭钢地块:从“铁锈红”到“生态绿”。临平新奥-贝达:逐“绿”前行,勇“碳”新路。桐庐:小蜜蜂撬动“甜蜜”大产业。建德:打好“有机牌”育出“共富果”。余杭“虎哥模式”:生活垃圾碳减新路径。杭州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的生动实践。

其中,杭州公共自行车俗称“小红车”,在杭州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已成为民众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据介绍,杭州公共自行车是目前世界最大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自2008年推出以来,凭借“自助操作、智能管理、通租通还”等便利条件,已成为杭州市民绿色出行的一大选择,其服务点覆盖城区、交通枢纽、景区,截至2025年6月底,共设置5900处服务点,满足大部分市民的通勤需求。目前,“小红车”项目已推广至200多个城市,获多项国际奖项,成为绿色低碳出行的典范。

此外,活动现场聘任了“杭州市低碳公益大使”,并举行了“2025年度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授牌仪式。

值得注意的是,本场“零碳”主场活动并非指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主办方通过计算温室气体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实现达到碳的相对零排放。为了实现该目标,活动鼓励与会嘉宾绿色出行,发放物料均采用可循环回收材料制作,现场产生的矿泉水瓶同样实行全部回收。本次活动产生的3.21吨碳排放,也将由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通过捐赠绿证等方式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