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疾病交流会在杭举行 专家呼吁提高前列腺癌早筛意识与综合干预水平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吴燕

近日,前列腺癌疾病科普及治疗进展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丁国庆接受了记者采访,围绕前列腺癌的流行趋势、早筛策略与精准治疗进展展开深度解读,为公众厘清疾病防治的关键要点。

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重要健康威胁。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2022年新发病例约13.4万,死亡病例约4.75万,据《2024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该省前列腺癌发病率位列所有癌种的第四位,男性癌种第三位,且是2024年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前列腺癌目前来讲早期检查主要有几个方式,第一个是体检,肛门指诊不单单是针对前列腺癌,同时部分直肠癌也可以检查出来;第二个是肿瘤标记物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第三个就是影像学检查,”丁国庆表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对前列腺癌的敏感度比较高。当然,确诊前列腺癌需要穿刺活检。”

目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仍是临床最常用的初筛手段,结合直肠指检、影像学检查(如MRI、超声)可进一步提高检出准确率。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PSA检测;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或携带BRCA1/2等基因突变者,筛查年龄应提前至45岁或更早。

近年来,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不断演进,从单一治疗模式转向多阶段、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模式。其中,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阶段的全身干预成为控制病情的关键节点。以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为基础,联合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抑制剂)的强化方案,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疗效。数据显示,该联合方案可使mHSP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OS)延长至8年,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下降约60%。

除专业治疗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疾病控制中同样扮演关键角色。专家建议通过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以蔬菜水果为主,清淡饮食,减少一些脂肪、高盐、高糖的摄入;适当运动,如跑步、走路等,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减缓疾病进展。

前列腺癌虽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其可防、可控、可管理的特性已获得临床充分证实。从早期筛查到精准治疗,全周期、多维度的综合管理正成为推动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