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难求,书包排队!这个暑假,杭州一大批家长早上8点就去给娃占座位
都市快报讯 “早上8点钟,我已经帮老二占好坑位了。去晚了就没有了!”最近,西湖区的陈妈妈多了一项新任务:早上8点到浙江图书馆帮孩子用书包占位。有网友笑称,怎么放了暑假还要赶“早八”?
陈妈妈说:“我们家就在学院路,去浙江图书馆很方便,我一般7点半出门,把孩子的书包往门口一放,就去绕着黄龙体育馆跑步。一般跑完三四十分钟正好可以往回走。大概8:50,大家就已经一一站在自己书包的位置上了。9点钟开门后,我就会帮孩子进去找到他喜欢的位置,然后等他从家里过来,我就可以撤了。这么做,也主要是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好好在家吃个早饭。孩子基本会在这里待一天,中午自己点外卖,晚上回家吃饭,对我们来说也比较省心。”
从暑假开始,杭州各大图书馆的人流几乎翻了倍,一个好的图书馆位置更是“一座难求”。为了抢到更好的学习位置,不少家长都不得不提早来帮孩子占位。
8点前赶到图书馆
书包排得歪歪扭扭
上周五早上9:05分,记者来到位于曙光路的浙江图书馆,在大门口过安检后,一眼就看到了坐满了人的阅览室。此时距离图书馆正式开门,仅仅过去了5分钟。
连阅览室门口的水杯架上,都已经没有余位了。
二楼阅览室门口,我遇到一位戴着防晒帽、穿着防晒衣的妈妈,急匆匆地从安静的阅览室里走出来。她告诉我:“你这个点来啊,基本没什么好位置了!”这位妈妈的小孩今年读六年级,暑假里平均每周会送孩子来一两次浙图,她说:“我们家就住在附近,我上班之前可以顺路骑电瓶车把孩子送过来。但你要是乖乖等到开门再来,根本别想有好位置了。”她向我指了指图书馆一个竖排的位置,“孩子指定要这个位置,这排位置是单独一列的,靠窗,也比较安静,一般都是最难抢的。”
浙图的阅览室是9点正式开门,但是图书馆大门会在8点提前开,很多人就是在8点前赶到,第一批进门到阅览室门口排队。“能用书包排队还挺人性化的,不用人站在那里傻傻等。浙图的一楼、二楼都有阅览室,一楼位置比较多,二楼相对少一点。我一般都是8点前到,大门开了之后上二楼放好书包,再回家把孩子载来。开门前那个场面还是比较壮观的,书包排得歪歪扭扭。中间等待的时间,我看有的人就在楼下解决掉早饭,或者看看书、刷刷手机。”
等到9点开门,工作人员会引导大家分3批进去,还会叮嘱大家不要奔跑,很有秩序。“反正孩子在家也关不住,可能也就是睡睡觉、玩玩手机,一周来个一两次图书馆,效率总归高一点。”说完,这位妈妈就跟我告别,赶着去上班了。
小学男生早上6点半起床赶图书馆
比平时上学还要早
我走进二楼的开架图书借阅室,发现这里单排的座位果然已经被坐满,其中80%都是学生面孔。其中,一位穿着黄色短袖的男生吸引了我的注意,他的个头在一列读者当中显得特别稚嫩。认真地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从书包里拿出试卷来检查。
这位男生叫小徐,他告诉我,自己早上6点半就起床出发来浙图了。“我家住在三堡,去年就来过几次浙图,今年还是第一次。我平时上学都睡到7点,今天比平时上学还早。”
“我爸爸在附近上班,今天姐姐要去爸爸的单位做志愿者服务,所以把我一起带来了。我前段时间参加了夏令营,玩得挺高兴,爸爸就让我来图书馆收收心,多写一点作业。”
他有点兴奋地说:“我早上8点就到了图书馆,书包就排在前几只。中间一个小时等候的时间,我也没离开,就在这里来回来回地走。后来我看到书包越排越多,从门口排到柜子又拐了个弯,差点排到厕所里去了。到了9点,我头几个位置进去,我就选到了一个靠窗的单桌位置。”
“在这里坐一天坐得住吗?”我问。小徐点点头,“还可以,我觉得环境还是很不错的。主要坐在这里我都不好意思玩游戏,说话也不能大声,就静下心来好好做会儿作业。我今天会在这里坐一天,中午去爸爸单位吃饭,等到他下班再一起回去。”
一对杭四中的女生相约来学习
已经写完暑假作业开始自主学习
9点20分,两位高中女生在二楼的两个阅览室之间徘徊了好几圈,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
两位女生说,她们是杭四中新高二的学生,今天是第一次结伴来浙图,刚刚在一楼和二楼都转了两圈,感觉多余的位置已经不多了。
一位活泼的女生说:“我刚刚结束了所有培训班的学习,接下来的时间要好好完成暑假作业了。之前我都是在杭图学习,今天还是第一次来浙图,没想到位置也是同样地紧张。刚刚我们在里面转的时候,还看到两个人因为抢一个位置吵起来了,其中一个人说他连续两个月都坐的同一个位置。”
另一位女生说:“我暑假里经常来浙图写作业,现在已经把暑假作业完成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自主预习一些新课的内容。我倒没有赶过这里的‘早8’,基本都是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反正只要有位置能坐就行了。”
在图书馆待一天,中饭问题怎么解决?这位女生说:“阅览室和自修室里是不允许吃东西的,所以我一般会去对面黄龙的老娘舅吃点快餐解决,毕竟这里位置也不能空着太久,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我看还有很多人会点外卖,或者在楼下的便利店解决。”
为什么这么多人爱去图书馆学习?
效率真的会更高吗?
在网络上,还有很多人晒着自己在各大图书馆排队的经历,不少人早上8点半开始就站在图书馆门口大排长队。
还有人晒图道出抢位置的艰难:“有的人拿东西占了位,但是人不在位置上,还竖了一块‘此座有人’的牌子,很过分!”
对于占座的问题,浙江图书馆专门挂出一块告示:离座 30 分钟释放座位,中午11:00-13:30,延长到60分钟释放座位。
为什么图书馆位置这么紧张,大家还总爱往图书馆跑呢?
一位家长说:“实在是管不住啊!家长工作日都要上班,孩子在家里写作业的状态,想想都能知道,在位置上坐半小时是极限了。最终的归宿不是电子产品就是床。”
两位结伴而来的初中男生则认为:“这里环境不错,还能蹭空调,做作业也很方便。”一位男生说:“我是坐不了一天那么久,但是来半天的效率也比较高。比如说我们要写一篇征文,需要查阅一些资料。如果在家,我大概率查着查着就开始看别的网页了,但是在这里会比较专注,毕竟娱乐方式也不多,总体还能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在爱写作的狮子前期举办的优秀学子分享会当中,也有多位学霸分享过自己爱去图书馆的经历。
比如毕业于杭二中,已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戴士博就曾分享:小时候节假日,他常常会和妈妈在图书馆待一整天,从开馆前就守在门口,天黑关门才离场。
还有毕业于学军中学,高考全省第5名,已被北京大学录取的王偲哲也提到:“在学习中,大家要注意学习和放松的平衡,学习中应尽量避免一切干扰,做到学习和娱乐边界分明。如果在家学习会忍不住娱乐,可以尝试周末去图书馆学习,学习氛围好且不容易劳累,我就经常在周末坐地铁去图书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