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群准二年级小学生 用暑假给中国交通写了本“童年观察笔记”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宋明悦 通讯员 徐肖钰

七月的天气虽热浪翻涌,孩子们却依然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热忱,在滚烫的夏日里书写着属于童年的“成长笔记”。

近日,杭州市丁信小学新二年级的学生们就以“高速公路的发展”为主题,通过观影、绘本探索、家谱溯源、实地体验等多元形式,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之旅,用稚嫩的笔触记录下中国交通事业的壮阔变迁。

从荧幕到笔尖:时间轴上的“道路进化史”

假期初,孩子们便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纪录片《超级工程2》。从最早的土路到现代高速公路,从崎岖难行到畅通无阻,孩子们被中国公路的发展历程深深吸引。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拿起画笔,绘制“道路进化时间轴”,对比不同年代公路的通行时间与安全性。

配图1    配图2    

一条条彩色的时间轴,不仅是知识的梳理,更是对工程奇迹的致敬。在对比中,孩子们真切触摸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温度。

绘本里的奇迹:在工程细节中读懂“中国智慧”

阅读《神奇公路318》绘本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中国公路的“工程细节”。高原天路、跨海大桥、穿山隧道......每一个工程奇迹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他们认真记录下最感兴趣的3个公路奇迹,并展开热烈讨论,合作制作了精美的小报。

配图3

配图4

“青藏公路上的工人们太了不起了!”一位小朋友在小报上写道。孩子们用工整的字迹记录下数据,用蜡笔画出跨海大桥的轮廓。这些来自绘本的知识,最终化作对“中国建造”的直观认知——原来每一条平坦的公路,都凝结着无数人的汗水与智慧。

家谱中的记忆:在祖孙记忆里感知“时代温度

配图5

最让孩子们感到温暖的,是“交通家谱”的回顾。他们翻出压箱底的老照片:爷爷的28式自行车、爸爸的摩托车、自家的小汽车......一张张照片串起三代人的出行记忆。

配图6

“爷爷说他年轻时去县城要骑一整天的自行车,现在高速公路只要一小时!”一位小朋友在“出行故事”中写道。这份“交通家谱”不仅记录了家庭的温馨回忆,更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交通发展对生活的深远影响。

高速上的课堂:在真实体验中锻炼“数据思维

暑假期间,还有小朋友跟随家人一起亲身体验了高速公路出行。他们认真记录下高速名称、出行时间、速度和费用,甚至计算了油耗,制作成电子小报。有的小朋友还画下了沿途的风景,写下了旅途中的趣事。

配图7

“我们走的是沪昆高速,爸爸说以前这里没有路,现在开车只要两小时就能到上海!”一位小朋友在电子小报中兴奋地写道。通过亲身经历,孩子们对高速公路的便捷与高效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配图8

从荧幕到绘本,从家谱到高速;从绘制时间轴到计算油耗,从记录故事到制作小报——丁信小学新二年级的孩子们用这个夏天真正完成了一次"立体式学习"。正如年级组老师们所期待的那样:“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知道‘中国有高速公路’,更要了解为什么会有高速公路,懂得珍惜当下的便利生活,也对未来的科技充满期待。”

最好的课堂不在教室,而在观察世界的目光里;最生动的知识不在书本,而在探索生活的脚步中。而这份对世界的好奇与热爱,正是成长路上最珍贵的“通行证”。

“暑”实不一样的ta们事例故事征集

我们相信,每个暑假都不该只有一种模样,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热爱与执着。无论是体训场上的咬牙坚持、博物馆里的认真坚守,还是竞技比赛里的绝地反击,这些“不一样”的经历,都是童年最生动的注脚。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暑期故事里藏着热爱、执着与成长,欢迎将这些故事【私信】分享给我们。可以是体训中的突破、可以是非遗传承中的坚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展现孩子别样暑期的经历。

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值得被记录的瞬间,让更多人看到孩子们在暑期里的别样成长。期待你的分享,让“暑”实不一样的ta们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