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信结对”到“实地奔赴”:杭州小学生的支教初体验分享,比课本更动人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宋明悦

近日,在四川省康定市瓦斯小学,26名来自杭州的志愿者与当地留守儿童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双向奔赴”——这场以“认真生活,快乐学习”为主题的14天公益支教活动,用知识与陪伴为山村孩子们插上“翅膀”。

配图1

据了解,此次前往康定市瓦斯小学的支教队由教师、学生、社会工作者组成。7月中旬,支教队带着满满的行囊和炽热的爱心,从杭州萧山机场出发,经2小时车程与2小时飞行,最终在傍晚抵达了四川省康定市瓦斯小学。

配图2

姑咱镇党委副书记沈跃跃、姑咱镇干部陈洪莉、康定市折东片区五老干部、康定市瓦斯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夏加泽郎、副校长陈娟等领导早已等候在校门口,为志愿者们献上洁白的哈达,召开了隆重且温暖的欢迎仪式。

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小学生志愿者,11岁的汪鑫来自长寿桥岳帅小学401班。当在采访中被问及参与初衷,她回忆起了过往校园中的温暖联结:“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经常和我们分享贵州支教经历,我们还和贵州小朋友进行‘书信结对’,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生活;学校举行学雷锋活动时,我们一起攒零花钱捐给山区。所以我一直想亲身来山区看看。”

配图3

汪鑫带领同学们进行诗朗诵练习

为了当好山村孩子们的“小老师”,汪鑫特意精心准备了自己拿手的诗朗诵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她说,打算将诗朗诵《月光下的中国》和《诗意中国》改编为融入瓦斯小学与杭州元素的新版本,“用声音传递我们对祖国的赞美和喜爱,也融入我们各自的生活感受”。

配图4

作为一名志愿者,对汪鑫而言,参与支教的意义远不止于“给予”。“这几天在这里吃在这里住,宿舍没有空调,我还学会了自己支蚊帐;我和这里的同学们一起跑操、上课,晚上还一起看星星。”汪鑫表示,此次行程让她更加了解当地的人文,而非像往常旅游一样走马观花,这让她受益匪浅。

配图5

支教团在当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调研

据悉,此次参与暑期活动的康定市学生共有25人,均为当地留守儿童。支教团此行不仅为孩子们带去篮球、羽毛球、足球、马克笔、练习本等各类教学用品,更为他们量身定制了生活食趣、科学实验、古法拓印、3D打印、趣味英语等课程。此外,除了常规课程教学,志愿者们还重点开展了家访调研、乡村教师培训等项目。

星光下的瓦斯小学静谧安详,微光从宿舍透出。这场跨越2000公里的相遇,不仅让山区留守儿童的夏天多了笑声与新知,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对山外世界的向往,也让志愿者们带着乡村的温度,重新理解了教育的重量。

“暑”实不一样的ta们事例故事征集

我们相信,每个暑假都不该只有一种模样,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里,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热爱与执着。无论是体训场上的咬牙坚持、博物馆里的认真坚守,还是竞技比赛里的绝地反击,这些“不一样”的经历,都是童年最生动的注脚。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暑期故事里藏着热爱、执着与成长,欢迎将这些故事【私信】分享给我们。可以是体训中的突破、可以是非遗传承中的坚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展现孩子别样暑期的经历。

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值得被记录的瞬间,让更多人看到孩子们在暑期里的别样成长。期待你的分享,让“暑”实不一样的ta们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