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整容难道只是面子问题?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蒋小祺

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一些爱美的青少年成了整形机构的新客源,最小的年仅11岁。他们有的是自己“单枪匹马”来咨询的,有的是家长带来的。咨询项目五花八门,已不局限于割双眼皮、隆鼻,而是拓展到填脸颊、瘦脸、打水光针等项目。

看到这样的新闻,首先要质疑的是这些随意对自己动刀子的青少年,到底对美有多少成熟理性的认知?毫无疑问,他们是缺乏稳定的审美定位和价值认知的,且十分容易被外界影响。

最大的外界因素,恐怕就是社交平台里泛滥的摆拍照片。这些图片往往添加了许多滤镜和美颜效果,加上夸张的化妆增效,距离被拍摄者的原生态容貌早已是十万八千里了。这种失真的夸张效果,很容易引发青少年对原生容貌的否定性判断,进而滋生出不切实际的变美幻想。

医美整形机构则利用这些幻想,打出“早做早变美”“少女打水光针抗早衰”“轻松抽脂变美”等误导性广告,并有意无意淡化手术的风险和副作用。一些对美抱有幻想的青少年,就容易被广告蛊惑,陷入反复整容的怪圈。针对这些夸张外在美的传播,还是需要市场监管机构和社交平台的管控。对于那些违反广告法的医美内容,要进行严厉查处。监管部门要曝光那些医美失败案例,要让青少年对过早整容的风险有更多的认知。

其次,最应受批评的是那些带着孩子去做不必要的医美项目的家长。容貌本来就是遗传的结果,两个国字脸的家长不太可能生出一个瓜子脸蛋的娃来。但某些家长自己就没有对美的理性认知,进而将自身对容貌的焦虑转嫁到孩子的身上。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焦虑,主要还是这些家长认为“漂亮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仿佛人漂亮了就能找到好工作、嫁一个有钱的老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的确,我们所在的时代,容貌焦虑已经有一点点夸张了。在社交平台上,我们很容易就得到一种美颜相机式的、缺乏辨识度的美:没有皱纹的脸、鲜嫩的幼态、饱满的脸颊、长长的睫毛……

这些极度不真实的特效,渐渐替代了我们的眼见为实。我们很多人都不想在镜子里看到真正的自己,而只想在美颜相机里见到被美化的自己。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而整容低龄化只不过是其中一种最夸张的现象而已。

要遏制这种畸形审美趋势,除了加强外在监管外,重点还是要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美容和化妆,只是外面的功夫,核心终究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不带着接纳和欣赏的态度,那么通过整容追求来的美,终究是一种假象和虚空。人生如此漫长,只有顾好了里子,面子才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