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中学优秀学子分享会 七位学霸讲得非常实用又有感染力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张娜 黄莺

“学霸的影响力!孩子回家滔滔不绝分享她记的7页笔记,这样的活动太赞了。”

7月23日,都市快报今年暑假爆火的活动“成长之路——优秀学子分享会”走进宁波镇海中学。近百名学生来到镇海中学校园,和7位优秀学子面对面畅聊。镇海中学今年35人被北京大学录取,35人被清华大学录取,39人被复旦大学录取,60人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线上狮子直播间里也非常热闹,近2万人观看,点赞十几万,几千人分享。

分享活动结束,同学和家长们还参观了镇海中学古色古香的校园。学校老师成了导游,大成殿、沁园……一个又一个“景点”逛下来,不少家长感叹:“这么美的校园,难怪学生们一个个那么优秀啊!”

有位家长说,她跟宁波的朋友聊起要来镇海中学参加分享会,朋友特别羡慕,说别看是本地人,他们平时也没有机会参观校园。许多孩子拿着电话手表不停拍照,恨不得把学校的角角落落都记录下来,好几个都拍照拍到电量不足了。

先来简单介绍几位同学,2名女生,5名男生。有的同学是全省前几名,有的同学语文141分,有同学特别善于规划时间,参加多门竞赛。他们中有些同学综合实力一直很强,有些同学从平行班慢慢往上赶……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在多年学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技巧。

人物①

心态调整很重要

每一页复习过的书不会辜负自己

朱一瑜是镇海中学“十佳学子”,理科创新班班长。他选考的是物理、化学、技术,高考总分703分,将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穹书院。

他建议,在各科学习时,要扬长不避短,对弱势学科进行猛攻。而作为竞赛生,他觉得竞赛能有效地促进学习。

从小学习奥数的他,数学竞赛肯定会去参加,但对自己不太擅长的物理、化学、技术等科目,他也会积极去参加市赛,觉得这是很好的整合课内知识的机会,帮助他把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以赛促学,他的高中阶段数学成绩经常能稳定在145分左右。

另外,竞赛学习的过程,他感觉很能培养抗压心态:“一道题做一上午,很需要人的专注度和毅力。”

对心态的平衡,朱一瑜也分享了一些经验。他建议可以主动找老师、同学分享,通过运动等找寻情绪出口。

高考首考前,他很紧张,物理化学和技术的成绩也不稳定,首考发挥不够好。在6月份的高考前,他经常给自己心理暗示:“每一页复习过的书都不会辜负我。”

高考前的四五月份,复习进入瓶颈期时,他感觉做题老做不对,就去找班主任聊天,班主任建议他:“不要做新题,复习回顾整理错误,梳理原有知识体系。”他感觉自己走不出来时,老师和朋友一两句话,就把自己拉了出来,所以,建议学弟学妹多找老师朋友沟通。

另外,对担任班级工作会影响学习,以及理科生缺乏文科思维的刻板观念,他谈了自己的看法:“担任班长,并不会耽误学习时间,而是能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文理兼顾反而能打开思想边界,更有利于长期的学习。”

人物②

如果有天花板,那就把它掀翻!

楼诗雨来自文科创新班,以全省63名的成绩,裸分录取到清华大学至善书院。

她绑着染成红色的马尾,上场分享。她一出现,就有家长小声议论:“这个女孩子看上去好有个性!”

她一开口,更让人确信这一点,充满着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的她,选科也与众不同,一般文科会选政史地,她选的是政治、地理和技术,这是非常少有的选科,需要兼顾文科理科的思维,不少老师都不太推荐。

楼诗雨说,她这样选时,身边也有声音说,文科生学理科会有天花板的,她一字一句坚定地说:“如果有天花板,那就把它掀翻!”

不过现实先给了她重重一击。选科后的第一次大考成绩出来,技术学科她的确很棒,拿到了班级第一名,但政治和地理考了两个倒数第一。

当时她也感到很强的挫败感,但在跟老师讨论后,找到了问题,努力做好学科之间学习时间的平衡,同时在理念上做好平衡,不因为某一门考差了就质疑自己是不是不该选这门学科,然后找对学习方法,努力就对了。

在努力过程中,她建议大家不要仅仅盯着分数,她就会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提分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是分数的战争一定是冰冷的吗,对这些问题的思索,让她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分数不是目标,能力才是方向。

她希望自己的例子能够激励大家——选文科并不是因为学不好理科,理科思维并不会影响文科的学习,真正会学习的人,可以文理兼顾。

人物③

高考数学146分 建议数学可以分模块学习

胡展铭在高中阶段数学成绩一直很优秀,经常名列前茅。高考数学考出了146分的高分,最终总分704分、全省39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家长们都急着想听他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没想到他先说起自己爱看的小说和爱听的歌曲:“我爱看东野圭吾的小说,平常喜欢听欧美的歌曲,到场的学弟学妹有喜欢的吗?”

接着,他还分享了一些提升语文习作分数的经验:“我最初语文作文60分只能拿到41分,我就重新写一遍,再拿给老师批,慢慢提升到42、43、46……一遍遍重写和修改中,我也找到了写作的技巧。最终高考语文120多分,已经很满意了。”

最后,压轴的数学学习经验分享来了:

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注重过程,一定要把步骤落细落实,争取就算不会或者算错也有步骤分,保证不拉开分争取满分。

数列这几年主要还是裂项求和思想,掌握经典解题方法即可。

概率问题主要关注概念的辨析和掌握,以及注意和其他知识的联动。只要基础概念理清,相信再多变化也可以一一破解。

解析几何注重方法的选择,拿题切莫直接上手暴算,先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简化方法再开始着手。

导数建议主要关注恒成立问题、隐零点问题和极值点偏移问题,其他问题遇到不要慌,高考一般会从这三种问题出发。

人物④

平常同学之间互相出题 语文学习关键在日常积累

胡展铭是个数学学霸,参加分享的郑媛元同学绝对是语文高手。她高考总分706分,语文141分,全省排名26,选科政史地,参加复旦大学三位一体考试,获得文科组第一名。

语文能取得140分以上的高分的考生,在全省也不多。许多家长拿出笔记本,想要多收集一些语文学习的秘籍回去。

郑媛元也没让大家失望,说了许多语文学习的干货。她从语文高考考些什么说起,分模块提出了一些学习建议。

她把高考考的内容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

古诗文阅读,她建议重视每一篇古诗文中关键词语的翻译,重要的实词、虚词学会举一反三,如果在题目中碰到了相关考点,要学会从课内迁移到课外。

同时,要用好每一次试卷、作业中出现的文言文题目。如果文本中有自己不懂的文言文字词,用红笔圈出,查词典后标注出来。

日常积累,她喜欢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辞典》,并会拓展阅读《古文观止》《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人间词话》《给孩子的古诗词》(叶嘉莹)等。

作文的素材积累,她特别建议收集一些小众新颖的例子和名言,因为这些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积累并不局限于看作文书,人物的素材也不仅限于那几个广为人知的人物,随处碰到的名言,偶然刷到的人物,随手记录并标注适用的情境,那么它们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素材。有个App叫作文纸条,她觉得挺好,推荐给大家。

另外,建议大家关心时事,多阅读《南方周末》《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公众号。

郑媛元说,她还有个习惯,就是平时会为自己、同学出出题,这样在考场上碰到比较新的题就不太会慌;另一方面,她建议要有批判精神,毕竟语文题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与其一味盲从,不如分析答案究竟是怎么答出的。

人物⑤

选择适合的题海 让自己成为好的水手

王宏元是镇海中学2025届蛟三(6)班班长,高考683分,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均为99分,成功上岸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为镇中上岸交大的60人中的一员。

王宏元说,勤奋学习是提升物理能力的最好手段。比如他在高三上学期,平均每天要花一个小时进行物理做题训练(还不包括课外做题以及订正),把各个模型的题目全部做懂做透。

不过他不赞同盲目刷题:“大家都说题海战术,选怎样的题海有讲究。不要选择狂风怒吼的题海,会被海浪掀翻;也不要选择和风细雨的题海,那样对自己没有锻炼。好的题海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能够锻炼自己成为好的水手。”

除了选择好的题目进行训练外,王宏元强调了及时纠错的重要性。他认为,错题都有极强的时效性,具有积累效应,尽量当日完成整理,周日进行回顾:“每天整理的话,最多几道题,如果积压下来,就会太多。”

在考试前,他建议大家把这些错题重做一下,真的很能强化学习,是提分利器。

人物⑥

不要一有疑问就找老师

可能错失发现解题新方法的机会

陈昊泽,高考687分,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已被南京大学计算机至诚班录取。他和大家分享了在物理上的学习经验与心态。

除了正常听讲,完成作业以外,他认为理科学习最重要的是笔记记录与整理错题。

笔记记录主要应以上课无法立刻理解以及自认为比较困难的内容为主,在上新课时期较为重要。当然,记录后的复习也同样重要。

而在复习阶段整理错题更为重要。物理高考的难题主要集中于解答题,而四道解答题的考查知识是极为明确的——热学、力与运动、电磁感应、磁场。一道错题,就应该归类到某个模块、某个公式应用错误或者发现了某个新公式上去。这样整出来的错题符合思维习惯,更有逻辑性。

其次,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记忆结论时,更要记住结论的推导过程,这不仅能帮你更准确地记忆,也能帮你很好地判断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题目情境,这对冲击高分极为重要。

此外,他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独立思考与询问老师、同学间达成平衡。有同学一有疑问,就直接询问老师、同学,这确实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这样得出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回顾才能在紧张的考试中加以运用。而且,询问老师、同学也可能会错失一次发现解题新方法的机会。希望大家在时间充足时,能将思考贯彻到底。

人物⑦

英语科目最基础、重要的是书写

姚承宏,高考721分,全省第二名,选考的是政治、历史、地理,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英语146分,班里英语平均分140+,现场和大家聊了聊英语学习的诀窍。

英语科目想要一蹴而就难如登天,只有长期坚持,方得成功。他说的第一点就是书写。

英语科目的基础之一便是英文书写,一手清晰美观的字在考试中,尤其是应用文与续写板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晰干净的书写能提升老师对作文的整体印象,也使文章的闪光点更容易被阅卷老师发掘。他所在的班级在学校组织的书写大赛中三年都拿到年级第一,对最后高考出分功不可没。练字宜每天坚持一小段,通过“少量多次”的训练保持手感、精益求精;也可以和同学相互评价练字成果,取长补短。

关于信息整合归纳的能力。英语阅读文本的内容看似庞杂,较长的文本让人乍看之下摸不着头脑,但其实有共通的内核,同一篇阅读的不同段落,往往围绕着共同的主题展开。镇中的英语教学一直注重对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既通过文本分层、段落概括等方法明晰文章内容,也通过挖掘核心主题等方式高效整合信息、完成阅读。外语组的老师们常常引入外刊阅读,用更具挑战性的文章作为能力培养的“磨刀石”,方能在高考英语面前游刃有余。

说到英语作文,一向是许多同学的“老大难”问题。他说,作文的核心在于如何得体、有文采地组织语言,做到恰当、让人眼前一亮的表达。蔡老师的作文课不是强调“大词”“难词”,而是更侧重于切合情景的应用和接地气、不落俗套的表达。他所在的英语小组内部常常会分享自己的作文、好用的词句,学校也鼓励课外英语小说的阅读,从原汁原味的表达中积累个性化的语料库。

互动环节

问:我想问学文科的姐姐,你们平时最爱看哪些书?你们觉得思想成熟在文科学习中是不是很重要?哪些书可以促进人思想成熟?多看悲剧是不是有助于思想成熟?

郑媛元:思想成熟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你关于考试应试的一种思想成熟,包括你对考试的心态等,这种对平常的考试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还有一类是你对平常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思考,这种思考无疑可以体现在你的作文中,如果你在议论文中体现了很多深刻的思想,那么肯定会让老师眼前一亮。有时候接触一些悲剧可能确实让你有了关于人类生命的不一样见解。但我觉得不仅仅局限于悲剧,一些外国的经典名著,比如像黑塞的小说等有深刻洞见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促进我们思想上的成熟。

楼诗雨:我比较喜欢读哲学,在高中阶段多接触一下社会学和哲学之类的知识,能够促进思想成熟。我在高三后期直接读了北大的哲学教材,就是两本哲学史,还有一本《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我觉得一定强度的哲学思维训练,在某些方面能让高中语文作文的审题更容易,思维更发散,观点也更深刻。一方面我推荐这些哲学书;另一方面,虽然思维很重要,但语文作文大概也分哲学和社会学的思考,同时还需要有文学性的表达,所以多读一些有文学性的作品也是非常必要的。

问:我即将上初一,听说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奥数等,还要去参加竞赛。我想问,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参加竞赛比较合适?

朱一瑜:我小学二三年级时开始学奥数,当时有很多数学竞赛,我觉得小时候可以多参加一些,对自己的发展比较有好处。如果你现在处于初一,之前没接触过竞赛,尤其是奥数的话,我觉得首先要把课内的知识巩固好,因为初中课内的课程和小学相比,有很多内容并不简单。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去学习一下初中相关的竞赛知识。我记得初中英语有外研社这类的比赛,可以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问:我也即将升入初中,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是语文的古诗词如何高效地背下来,且能记得时间长一点;二是听说初中科目难度会增加,怎么才能比较顺利地度过初中?

郑媛元:关于背诵文言文和古诗文。其实没有什么很强的捷径,通过大量熟读,自然而然就记住了。第二点在技巧上,背诵一篇比较陌生的东西时,你可以先去找一下它的背景或者翻译,因为对照现代文的意思,了解每一句话在讲什么,可能更好背。

王宏元:和小学相比,初中就增加了一门社会。社会相当于一门文科,它的内容更多在于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背诵,以及掌握一些解题技巧。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和小学的科学方面可能有一点不同,小学科学更偏向自然科学知识,很少涉及物理,化学几乎没有。但初中科学的难度不像高中那么大,还是比较温和的。

所以我觉得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初中和小学的衔接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觉得初中知识一开始有点难,听不太懂,我的建议是多和那门课的老师交流。因为老师更有经验,带过很多届学生,他会告诉你如何理解新的知识领域,这样也能更好地帮你融入初中学习。

问:我是一名新高一学生,想问在高中十门学科中,如何平衡理科、文科中较好与较差的学科?

王宏元:对你的问题我挺有感触。首先要强调,高中虽然有十门课,但高考只考六门,另外四门只要学好就行,不应该作为学习重点。比如说,如果你要选文科,选政史地,那物化生其实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因为一旦开始决定不选这些,就没必要在上面投入过多精力,这是第一点。第二,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高一时我英语较差,当时决定花一年时间全力攻克英语,投入了很多时间。刚开始的状态和你说的一样,整体成绩都下降,英语成绩也没有明显提高,只提升了一点点。其他成绩下降其实很正常,毕竟投入的时间少了,而且发挥可能不稳定,考差也正常。但我觉得你没必要灰心,因为之后成绩会慢慢往上走。我的经历就是这样,先是成绩下滑,后来其他科目成绩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英语成绩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所以你可能会受到一些打击,但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你想攻克的那门学科肯定会有提高,希望你不要灰心,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朱一瑜:你可以先想清楚自己想选哪些科目,这样我能给你更具体的建议。比如要加强一门科目,不是说要投入很多甚至大量时间,你可以制订一个计划,分配给它一定的时间。比如今天花40%的时间在这门课上,这样效率能高一点,其他科目也不会落下,因为你只是相对减少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