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苏超" 爆火看做事的门道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江淮

“盐水鸭大战水蜜桃”“保太湖还是保机场”,2025年的初夏,被网友冠以“苏超”之名的首届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强势破圈,“十三太保”掀起百家争鸣,江苏德比力压欧洲联赛。散装省“苏大强”比完经济比体育,迅速冲上热搜榜,给本就烈日炎炎的夏季再添一把火。

“苏超”出彩,引发无数思考:或考量经济,探究如何链接文旅消费,激活经济发展;或着眼宣传,思索怎样应对社会舆情,营造宣传势能;或立足体育,复盘足球人才培养机制,期待薪火传承……我们从“苏超”的爆火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别整“虚头巴脑”,实实在在接地气才靠谱!“苏超”之“热”,反衬的是中超之“冷”。国足这些年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磕磕绊绊,究其根源,职业导向、金字塔输送的“自上而下”体系没有塑造出基础的足球生态;而“苏超”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参与门槛的降低和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南京盐水鸭队、徐州地锅鸡队……在被戏称为“散装省”的江苏,“地方文化入队名、本地球员建球队”的设定极大强化了各地市居民对于赛事的参与感,营造出了良好的足球生态。这感觉,像什么? 就像我们希望身边的环境:办事别搞“空中楼阁”,别整那些花里胡哨、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老百姓就图实在!无论是社区管理还是公共事务,能像“苏超”这样,把根扎在生活的土壤里,听听大家的声音,解决真问题,那人心肯定顺,风气自然正。

别当"老好人",较真碰硬才是真团结!每个球迷都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传统口号耳熟能详,但“苏超”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喊出“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因为赛事主办者知道,新一代入场观赛的球迷,眼里早已容不下虚情假意的你捧我拍、“人情世故”,而更欣赏球员全力以赴的决心和奋不顾身的勇气,盼望在高水平对抗中看到“十三太保”真正的团结。这感觉,又像什么? 太像我们希望看到的“较真劲儿”了!无论是管小区的物业,还是管大事的干部,最怕的就是“老好人”“和稀泥”。发现问题不敢说,遇到矛盾绕着走,美其名曰“维护团结”,实则害人害己。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真正的团结,不是表面“塑料情谊”,而是为了把事情办好、把环境搞清朗,该提醒时提醒,该批评时批评。就像对自家人,发现问题“咬耳朵”“扯袖子”及时点醒,那才是真心为你好,为这个集体好!这种“对抗式”的较真,最终拧成的合力才最结实,干事才有力量。

别光盯着“塔尖儿”,“草根”有路才有真活力!“苏超”之所以精彩纷呈、让广大市民共情欢呼,很重要一点在于圆了普通人的“球星梦”:他们之中,有教师、大学生、快递小哥、码农ji程序员……“上有通道,下有入口”的平台设计,为年轻球员提供了上升阶梯、为退役运动员保留了竞技窗口、让“晚熟”射手获得了二次闪光的机会。这感觉,最像什么?像极了我们对公平机会的渴望!任何领域,都不能只盯着那顶尖的“一小撮”。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无论在哪行哪业,只要你有本事、肯努力,就有被看见、被培养、被重用的机会和通道。既要自身硬得像“铁打的人”,信念坚定、忠诚可靠;更要有能力办好“打铁的事”,能识别风险、解决问题、敢于担当。只有精心选育、严管厚爱,让更多有潜力、有干劲的“生力军”有路可走、有台可上,这支队伍才能一直有活力、有战斗力,才能真正守护好老百姓信赖的公平和秩序。

“苏超”的热闹,远不止于体育场内的喧嚣。它像一面镜子,照出老百姓心底最实在的期盼:要一个实实在在、不玩虚的生活环境;要一股敢于较真、不搞“和稀泥”的干事劲头;要一条人人有机会、努力能出头的公平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