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堂食外卖”管理标准出台或重塑外卖生态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朱婷婷

当外卖成为现代不可或缺的产业,“幽灵外卖”乱象也随之滋生。由于担心餐食品质和饮食安全问题,很多人点外卖都会选择有实体店铺的商家,没有堂食的外卖如何以“明厨亮灶”获得信任,规范发展?7月以来,重庆、杭州都对“无堂食外卖”推出管理标准,从企业准入到最终出餐配送管理以及聚集区的集中治理等提出了规范要求,有望重塑外卖生态。

重构外卖安全的信任基石。假证照、假店面也可能成为高分外卖店铺;外卖平台上的卖家秀和拿到手的买家秀大相径庭……“无堂食外卖”黑幕不断带来的是信任危机,而管理标准的出台本质上是要加强消费者对外卖商家的信任度,让外卖行业发展走在正确健康的轨道上。例如杭州外卖聚集区的创新探索就颇具启示意义:通过对场所规范改造,共享粗加工间、仓库等基础设施,提升了单个档口面积利用率,节省了商家成本,也提升了出餐速度和食品安全性。这种“透明厨房+共享经济”的模式,让消费者放下对外卖卫生等问题的担忧。

促进外卖行业的更新升级。“无堂食外卖”产生诸多乱象源头在于商家极致压缩成本,且行业监管存在漏洞,标准制定将成为行业洗牌的助推器。对商家来说,要提升设备配套、人员管理等,将重点集中在餐品的健康美味上;对平台来说,落实监管责任的同时要优化算法规则,探索建设放心外卖基础设施,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对有关部门来说,必须严格落实制度,加强监管强度,也要为小微商家提供支持保障。可以想见,在监管从“人盯人”转向“系统盯流程”的过程中,将会加快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整个外卖行业的升级焕新正在启动。

“无堂食外卖”标准可复制推广,也需因地制宜,一地一策。标准的推行不是终点,也非万能解药,而是行业规范化进程中的催化剂。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治理现代化的要义在于既要做“减法”破除不合理门槛,也要做“加法”构建发展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