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课堂!这群杭州大学生在暑期架起浙湘育人桥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张晶 通讯员 郭怡彤 杨鹏飞

“杭州的朋友们,能看到我们的吊脚楼吗?”湘西边城小学的教室里,三十多双清澈的眼睛紧盯着闪烁的屏幕。这是近日杭师大信息学院支教队精心打造“山海协作”千里共课堂活动现场的一幕,以云端为媒介、AI为工具,湘西边城与杭州文昌社区的少年借助数字技术,开展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对话”。

配图1

屏幕两端,地域特色在孩子们生动的讲述中焕发出独特光彩。两地学生分别介绍当地特色——边城的学生们向大家展示着家乡河边错落有致的吊脚楼、“一脚跨三省”的奇特地标,讲述着边界交汇处的独特故事;杭州的同学们则介绍了西湖的潋滟波光、龙井茶的悠远茶香,以及现代科技赋予城市的蓬勃活力。

配图2

支教队员陈思言表示:“屏幕连通的瞬间,两地学生纷纷欢呼挥手致意。当湘西的孩子讲解到当地赶秋节的民俗传统时,杭州学生积极提问苗族的文化习俗。这种跨越地域的文化共鸣,效果远超预期。”课堂上的阵阵笑声,让屏幕仿佛成为一扇通透的窗口,清晰传递着跨越千里的互动热情。

当支教团队员运用AI软件,将孩子们口中所说的边城剪影与杭州雷峰塔轮廓拼合成“山海交响”的完整海报时,屏幕两端的教室里同时爆发出整齐的欢呼,原本生疏的目光里渐渐漾起热情的笑意。团队带队教师郭怡彤表示,“希望通过跨越山海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友谊的种子”。

此次“山海协作”千里共课堂活动,是杭师大信息学院支教队践行科技赋能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云端课堂的形式,打破地域的限制,让浙湘两地的孩子们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未来,该团队也将继续探索更多科技与教育融合的方式,推动跨域教育协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为促进教育均衡、实现一体化育人贡献力量。

配图3

AI工具生成的杭州与湘西“山海交响”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