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刚部署,杭州新中心就官宣城市场景开放,传递什么信号?

潮新闻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唐骏垚

潮新闻讯   7月14日至15日,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举行。这次会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就在官方消息发布的15日下午,杭州市余杭区重磅推出了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首批20项政府“需求清单”与20项企业“能力清单”,主动开放真实、多元的城市应用场景。

这是典型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作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余杭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新需求不断涌现,面临城市治理的转型;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这里集聚了一大批拥有新技术、新产品的科技型企业,它们迫切需要新的试验空间,推动产业化和商业化。

而从城市发展视角来看,余杭推动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恰是因地制宜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一次有益探索。

城市即平台

从小小电灯的发明到超高层建筑的突破,从盘卧地下的地铁网络到云端链接的智慧城市系统……

城市化的过程,既是新技术、新产品在城市应用、推广的过程,也是新技术、新产品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过程。

“城市即平台”的共识,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特别是对于城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其城市规模巨大、系统复杂,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个大平台。

2023年,杭州不仅迈入“两万亿俱乐部”,亦晋升超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余杭,被明确为杭州城市第三中心,启动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其中就包括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

新技术、新产品如何接入城市这一平台?答案便是场景。所谓场景,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在真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实践空间。而城市运行中的很多场景,往往由政府掌握。

不少经济研究者认为,场景和水、空气、矿产等一样是一种资源。开放场景,就是开放资源;开放场景,也是城市产业发展从“给政策”向“给机会”转变。

此次余杭推出的20项政府“需求清单”,主要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通过开放场地、配套资金、提供设施,面向社会多元主体,以场景开放构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生态。

正如余杭区发改局党委书记、局长华建林所说,期待更多科技企业加入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余杭将开放更多政府侧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试验田”“练兵场”和“首秀台”,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聪明的城市

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当下,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的肌理,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余杭是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2024年,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2298亿元,增长10.2%,占GDP比重68.5%。基于数字经济的先发优势,余杭持续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

就以低空经济为例,余杭打造“中国飞谷”建设的“低空+”场景应用,不仅让百姓更方便,也大大提升了治理效能。

比如,余杭面积达942平方公里,部分偏远乡镇卫生服务站缺少医疗标本检验能力。以往,百姓遇到这种情况会前往上级医院,往返就要大半天。

如今,通过开放场景,余杭与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共体分院—总院”三级联动天空通道。百姓在家门口服务站采集的血液等标本,通过无人机快速送到上级医院检测,“和邻居聊个天的时间,就能拿到检测报告”。

再如,当前余杭在建项目有450多个,以往单个工地人工巡检平均耗时2-3小时,监管压力大。

如今,搭载高清摄像头、热成像仪等设备的无人机一升空,5分钟内能完成约1万平方米工地的空中扫描,监测数据实时回传至监管平台,让“突击整改”失去意义,监管员也能够真正聚焦风险点,进行重点监管与治理。

创新技术的应用,正让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更智慧、更聪明,加速着其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内涵式发展

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迈向存量提质增效新阶段,内涵式发展成为关键。尤其是大城市,要在品质提升、功能完善与民生改善中探寻新的增长空间。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从城市内部着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这个质量,包括城市更韧性、配套更完善、发展更绿色,等等。

作为超大城市杭州的城市新中心,余杭正在打造一座“未来之城”,有能力也有条件在内涵式发展中作出表率。推出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正是其最新探索。

比如城市韧性。

近年来,余杭开放相关场景,与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城市安全运行CT智治应用,为城市做“体检”,实现安全风险早预警早处置。“我们正应用AI技术,推动风险防控从实时预警向预测研判升级。”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阮建敏说。

再如配套品质。

余杭正全力打造一条东西向城市新中心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不仅有国际数字商务区、智慧科创总部等商业产业布局,更有国际体育中心、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城市服务综合体、未来公园等公共服务实施和文化配套。

细观余杭此次发布的20项政策“需求清单”,其开放的场景均是对现有城市功能、业态、品质的提升——

小到地下车库的一盏灯,要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照明系统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

大到涵盖“天空地”的环保一体化智慧感知系统,以实现全领域感知一体化、全要素数据融合化、全场景治理智能化、全过程整改协同化。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转变”,为新形势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从推出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这个小切口可以看到,作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余杭,正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条件出发,探寻城市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