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廉风,筑牢亲清政商“清凉地”
小暑热浪席卷,恰如基层助企服务中的重重考验。当项目审批的笔尖悬着企业命运,政策解读的话筒传递着市场期待,党员干部便站在了廉洁防线的“风暴眼”。唯有以“慎独”为盾、以“亲清”为尺,方能在灼热考验中守护政商交往的“清凉净土”,营造规则透明的营商环境,涵养经济发展生态。
识“暑热”之险,警惕助企服务中的“隐形熔炉”
小暑的酷烈,暗喻着基层助企服务中无处不在的廉洁风险。一顿工作餐、一份伴手礼、一句热情的感谢,这些裹着“人情”外衣的细微之处,恰似暑天里悄然蒸腾的热浪,极易模糊原则边界、侵蚀廉洁防线。部分干部错将企业的殷勤等同于工作认可,误把“私下联络”当作贴近服务的捷径,不知不觉间已踏入偏离正轨的“高温陷阱”。基层助企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时刻处于复杂利益交织的“聚光灯”下,任何环节的松懈,都可能让本应纯洁的服务关系在“热浪”中扭曲变形。清醒认识这些潜藏的“高温地带”,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前提。
立“慎独”之屏,筑牢抵御诱惑的“自律屏障”
破解“暑热”考验,核心在于修炼“慎独”之功。《礼记·中庸》所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正是党员干部在无人监督处坚守清廉的行动指南。那些隐藏在深夜电话中的请托、掩映于私人聚会里的诉求,看似隐秘,实则是检验初心与党性的“试金石”。“慎独”不仅是独处时的清醒克制,更应内化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行动自觉。基层干部手中权力虽“微”,但每一次政策解读、每一项手续审批,都直接关联企业切身利益与发展机遇。唯有以“慎独”之心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在细微处筑牢思想堤坝,才能确保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阳光暴晒,护航企业发展。
引“亲清”之泉,涵养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
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源头活水”。“亲”,是主动靠前服务、排忧解难的担当作为,是以专业素养为企业发展精准导航的真诚;“清”,是恪守底线、拒绝不当利益的凛然正气,是依法依规、一视同仁的公正无私。“亲”的温度与“清”的尺度有机统一,方能构筑起既高效服务又边界清晰的政商交往生态。古有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清廉自守,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正不阿,皆为“亲清”关系提供了生动的历史注脚。当基层党员干部将“亲清”二字铭刻于心、践之于行,持续优化服务供给,便能如汩汩清泉,滋养市场土壤,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市场机制健康运行。
小暑虽酷热,廉风自清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没有“避暑期”,唯有将“慎独”内化为行动本能,让“亲清”成为交往圭臬,方能在日复一日的助企服务中,以自律之心筑牢防线,以亲清之度优化服务,以责任之力护航发展。当“清凉地”的廉风正气持续拂煦,定能催生经济沃土上更加蓬勃盎然的“绿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清廉动能与市场活力。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