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街头“教科书式”救援后续来了!意外袭来 ,普通人该如何施救?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朱振辉 桐庐微融圈 汪晓池 钱坤 董琳炜 吕青

都市快报讯  这几天,发生在杭州桐庐的一场“教科书式”的接力救援,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随着被救者的苏醒,更多感人细节显现在公众面前。

7月4日下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记者见到了已经转入普通病房的叶先生。谈及被救经历,他的心里满是感激与庆幸:“等出院后,我要去当面感谢每一位帮助我的人,是他们的爱心接力,挽救了我的生命,也保护了我们家庭的完整。”

第一时间找到救命恩人

6月29日清晨,57岁的叶先生在桐庐天目溪公园晨跑时,突发心脏骤停,倒地不起。危急时刻,晨跑经过的桐庐县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卫良挺身而出,开始对叶先生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刘卫良有着丰富的急救与教学经验。在他的现场指导下,周围的热心市民开始接力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在六七轮心肺复苏按压后,又进行了五六轮紧急抢救,直至救护车的到来。

这场“教科书式”的接力救援,为叶先生赢得宝贵的“黄金4分钟”。

回忆起当天的场景,叶先生的妻子周女士仍心有余悸。在急救室外,周女士从旁人零碎的描述中得知,丈夫昏倒后有人为他进行了紧急救治,也正是这场及时救援,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找到所有参与急救的人,等丈夫醒来后好好谢谢他们。”当天下午,周女士就赶到了派出所,查看监控,得知带头参与救治的人是桐庐县红十字会的副会长刘卫良。

与妻子一样,苏醒后的叶先生也在第一时间开始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医院的病床上,他反复观看救援视频和相关新闻报道,“这几天我收到了很多现场视频,每一帧画面我都仔仔细细看了又看,我要记住每一位好心人的脸,因为他们的挺身而出,才有了我生命的延续。”叶先生说道。

要用行动把这份爱延续下去

从6月29日突发心脏骤停至今,不到一周的时间,叶先生的气色恢复得十分不错。

“我们后来也看了当时急救的视频,整个过程十分专业、到位,可以说完全是教科书版本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杨维说,心脏骤停是非常凶险的状况,能恢复得如此理想的患者,实属罕见。目前,叶先生各项指标正常,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

“我现在就想好好休养、尽快恢复,然后以最好的状态去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的人。”叶先生表示,出院后,他要写一封感谢信,送给带头参与救援的刘卫良,还要制作几面锦旗,送给每一位参与救援的人。

同时他也制定了一个新计划:“我是这场生命接力的受益者,未来,我希望做‘大爱桐庐’的传承者,等我康复后,我要去报名参加桐庐县红十字会的救生技能培训,学习急救知识,将来有机会就可以去帮助别人。”

此外,他还跟妻子商定,准备捐赠一套AED设备,放在桐庐的体育馆或超市等公共场所,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意外袭来

普通人该如何施救?

当意外突袭,黄金救援时间稍纵即逝,急救技能便是守护生命的“金钥匙”。而这场成功急救的背后,正是桐庐急救普及成效的生动体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桐庐红十字会广泛开展“急救进夜市、进景区、进学校”“急救护航春运”等特色公益培训项目,2022年至今,已普及培训14.7万人次,1.9万人取得救护员证和CPR(心肺复苏)证。

如果遭遇类似的情况,没有系统学习过急救知识的普通人,应该怎么做?

刘卫良告诉记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第一时间拨打120,冷静判断伤者的情况,并向更多的人求援:“如果对方晕过去了,但是还有心跳和呼吸,我们可以先将其转移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的扣子等;如果发现对方呼吸心跳都没有了,就算没有学过急救知识,也可以大胆地在120医生视频指导下开展急救,心跳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4分钟,做与不做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刘卫良还说,如果场所配有AED装置,也要大胆用起来。“它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可以按照操作提示来使用。AED的“A”就是全自动(automated),接上了之后,机器会自动评判是否适合除颤,如果不需要除颤就不会启动。”刘卫良说,“在桐庐,我们已经配备了超过300台AED,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抢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