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笔自动扣费要帮你取消吗?”别信,是诈骗!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量

“您已办理了自动扣费,如果不取消就要交一大笔费用。”一接到这样的电话,很多人立马就慌了神,来不及理性反应就听从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并与对方屏幕共享。殊不知,一步步操作下来,银行卡里的钱早已被对方转走。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位老人就接到了这样的电话,直到民警上门,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

发现母亲手机已被操控

儿子立即断网拔卡

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丽江路派出所民警董超说:“接到市局的反诈预警,提示在某小区内有一位老人正在跟骗子联系,有可能遭遇到电信诈骗。第一步先给这个老人打电话,我们打了很多遍打不通,后来才发现骗子已经把老人手机通过一个软件给控制了,所有电话打过去都是电话正在通话中。”

预警信息显示,市民王女士很有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并且手机已被骗子操控。情况十分紧急,民警董超与同事火速赶往王女士家中。与此同时,王女士的儿子也碰巧回到家中。

王女士儿子说:“给母亲打电话发现电话怎么都打不通,打了好几遍就刚好到家了。我说你有什么事能打这么长时间电话,我妈说有一个‘抖音’的自动扣款一直在扣款,就按照人家操作就把扣款取消了,听到这个第一反应就是诈骗。”

察觉到异常,王女士的儿子立即告诉王女士,她可能是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但王女士当时已经深陷骗局之中,完全没有发现自己遭遇了诈骗。

王女士的一张银行里刚刚存入200万元,加上其他几张卡的钱,一共有206万元。于是王女士的儿子赶紧夺过王女士的手机,然而当他看到手机屏幕后,却发现了更可怕的情况。屏幕上一直在飘字,类似电脑更新、系统更新,操作手机没有任何的反应,就是中毒了。

其实这个时候手机已经被对方接管了,王女士的儿子觉得遇上电诈了,反应过来立即断网拔卡。就在拔掉手机卡的关键时刻,民警董超和同事也赶到了王女士家中。

派出所民警董超说,虽然老人电话卡已经被拔了,4G、5G网连接不上了。但是发现家里的无线网还开着,于是第一时间把家里的无线网给断掉,这样通过网络操控老人的手机就不可能了。

当事人讲述被骗经历

两百多万元能否保住?

虽然王女士的儿子和民警及时断开网络、拔掉手机卡,避免了对方进一步操作。但此时还不能确定,王女士银行卡中的200多万元到底有没有被转走,直到这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落入圈套的呢?

民警发现,王女士下载了三个软件,其中一个是比较小众的聊天软件,还有一个是借贷软件,另外是方便骗子来操控老人手机的一个软件。之后,民警带着王女士来到派出所,对她的手机及银行账户进行核查,发现骗子已经将王女士一张银行卡内的五万元提现到了支付宝余额中。民警判断,如果再晚一步,骗子很可能就会完成206万元的转款操作。

王女士名下银行卡总金额达206万元。经民警反复核查,确认所有资金都没有被转出。通过询问,民警还原了王女士被骗的经过:“诈骗电话说,老人不小心或者意外设置了手机抖音按月扣费的情况,问老人需不需要取消。老人当时就信以为真了,非常相信这件事。因为老人对这些软件不是特别精通,所以她被骗子洗脑后认为骗子说的就是事实。”

就这样,毫无防备的王女士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所幸被及时回家的儿子察觉到异常。为了防止王女士再次被骗,民警在她的手机上安装并开启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功能,并对其名下所有银行卡做了止付操作,防止发生二次被骗。

遇到陌生来电务必提高警惕

不要随意下载不明软件

民警介绍,在这类骗局中,犯罪嫌疑人除了引导被害人屏幕共享,还会更进一步控制被害人的手机,目的就是让被害人处于信息孤岛,让整个诈骗过程不被发现和打断。

警方提示,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近期高发的冒充客服、虚假退费等诈骗方式。如果遇到陌生来电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转账,更不要随意下载不明软件,以免上当受骗。

“关闭自动扣费”“关闭免密支付”“关闭会员服务”……这些都是这类骗局中犯罪嫌疑人常用的说辞,为了让说法更有可信性,他们往往会自称是官方客服。而当他们使用境外电话时,则会声称自己是海外客服,以此降低被害人的警觉。

近年来,利用境外App进行刷单返利或者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政府工作人员、老师等身份实施的新型诈骗手段越来越多。在这里公安机关提醒大家,遇到各类陌生电话,特别是涉及资金往来、汇款等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