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夏达“流光觅夏”原稿展今日杭州开展
“洋娃娃的少女外表下,藏着一颗大叔心。”粉丝们这样形容漫画家夏达。夏达的“大叔心”一如她在杭州低调“隐居”的岁月。
夏达的“麟趾居工作室”隐在杭州凤凰山脚下的绿荫深处,推开木门,庭院里树影婆娑。漫画家夏达在这里度过了近8年的光阴,这里也诞生了她的经典作品《步天歌》。
作为中国较早出名的漫画家,夏达是不少80、90后的“国漫初心”。20多年过去,当年看漫画的孩子长大、结婚、生子,夏达依然在用画笔创造她想象中的世界。每年生日,夏达会在微博上罕见地发几张自己的近照,以示自己“多爱了这个星球一年”。真好,一如过往。
今天,这位素来低调的漫画家向读者敞开了工作室大门。“流光觅夏——夏达漫画原稿展”于7月5日到8月31日在这里举办,展览是购票预约制参观,展出了夏达跨越20年的珍贵手稿。“想以此纪念在皇城根下的这段岁月。”
国内最早在日本连载的漫画家之一
80、90后的国漫“白月光”
夏达出生在湘西书香门第家庭,父亲修复古建筑,母亲鉴定古书画,家庭赋予她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夏达从小在老人身边长大,她说自己的阅读识字以及对世界的认知都源自爷爷,至今她都很喜欢在作品里塑造老头形象,“老人的每一条皱纹都充满了美感和智慧”。
2007年,夏达开始专注于创作长篇漫画《子不语》,在海外也一炮而红。作品讲述了9岁女孩小语和父母搬家到古老的小镇后,以小语作为孩子的眼光发现一个灵性的大自然,解读古镇、山水、神灵与仙妖鬼怪间的各种联系,是一部内容有趣且奇异的漫画。
2009年,《子不语》引起了日本漫画编辑松井荣元和集英社总编辑长茂木行雄的关注,两人对作品称赞不已,将其视为“中国最美漫画”。在他们的努力下,《子不语》正式登陆日本,在漫画杂志《Ultra Jump》上进行连载,并在之后推出漫画单行本,成为中国最早打入日本主流漫画市场的内地漫画家之一。《子不语》凭借漂亮唯美的画风,成功地征服了挑剔的日本读者,惊叹其“不可思议的诡异氛围,引人入胜的凄美幻想”,签售会因粉丝太多从1小时延至3小时。
在杭州生活多年
办展纪念在皇城根下的岁月
2007年,夏达搬离北京来到杭州,这一停留就是近20年,这座城市的山水悄然浸润她的笔墨。2010年,她手持翠鸟藤纹瓷盘,成为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形象大使。
出版公司工作人员说:“我负责夏达漫画项目三四年了,只见过她一次,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创作。”在杭州的多年隐居,夏达的生活状态从未改变,直到凤凰山脚下的麟趾居被公开,粉丝们才能寻觅到一点儿踪迹。“构思、画画、睡觉”几乎是夏达生活的全部,偶尔“浅出”被粉丝认出来,夏达只会赶紧轻声说“我不是”。(这是她去年在视频采访中说的)
这次夏达原画展所在的“麟趾居工作室”改造于一栋老屋,落成于2018年的农历三月三,“麟趾”一名正是来源于《子不语》中的“麟趾镇”。“一踏进门,装修完的样子就在脑中浮现。”夏达站在未完工的庭院中,中式古朴的建筑与她笔下世界的画面遥相呼应,那里有着绵延远山、芙蓉花海与老街旧巷。
工作室负责人告诉记者,麟趾居的落成要特别感谢当时杭州市和上城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推荐,现在租约要期满了,屋主不愿续租,所以在搬迁之前办个原稿展,也是首次把工作室对外开放,一来是履行夏达对读者“邀请读者来工作室看看”的承诺,同时也是夏达想以此纪念在皇城根下的这段岁月。
杭州的山水成就了夏达笔墨间的气韵,她的画作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版图多了一抹灵动的色彩。在此次展出的原稿中,读者也惊喜地看到了她热爱的杭州,一是《将爱》的手绘稿有灵秀美丽的灵隐寺,另一个是夏达为《游园惊梦/茕兔篇》绘制的阿皎插图,西湖和雷峰塔跃然笔下。
穿过麟趾居的回廊,看见《子不语》的泛黄稿纸与《步天歌》的彩色典藏图书,恍如穿越20年时光隧道。展厅尽头有她手写的一句话:“我只是一只不会转弯的笨绵羊,在草原上快乐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