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书店禁商拍引热议:让实体书店回归本真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近日,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的一则公告,一石激起千层浪。公告明确“禁止拍立得、商拍”的公告,并拆除“标志性”门头。“禁止商业拍摄”后的先锋书店,少了昔日长枪短炮的环绕,也恢复到了最初的宁静。而在舆论场上,也掀起了关于“书店是否应该禁止商业拍摄”“实体书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讨论。在当前社会流量至上的趋势下,网红书店也陷入了“只拍照,不看书”的困境。
网红流量蚕食文化空间。如今,不少实体书店为了转型破圈,选择打造“颜值”经济,精心设计的书店布置、错落有致的空间氛围、琳琅满目的文创周边等,虽然为传统书店带来了新的流量,增加了消费场景和营收,但是也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书店看书的功能。不少书店成为社交平台推荐的网红打卡点。对读者来说,书店本是读书场所,如今却因为打卡打破了这片文化空间的宁静,这是读者无法接受的。
重塑边界把握管理尺度。此次先锋书店推出禁拍公告,也是为文化空间重新厘定了合适的边界,允许个人手机拍照、拒绝商业拍摄的管理,让书店重新回归读者的心灵殿堂。记得小时候,很多人有空了就往书店跑,为了一本喜爱的书,能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周围的人也都沉浸其中。有读者反映,禁拍后先锋书店已是一片新的景象:孩子们安静翻阅绘本、学生们认真地翻阅书籍、咖啡区不再有摆拍闲聊,书籍重新占据书店“C”位。正如图书馆“禁食禁声”、博物馆限制“闪光灯”,作为承载精神食粮之一的书店,也应该有自己的边界。
实体书店回归知识殿堂。每个城市都有风格各异的书店,它们既是文化客厅,也是每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咖啡、文创等元素应该是绿叶,衬托书籍的重要性。先锋书店的禁拍令,映照出的是人们对阅读的渴望。对于书店来说,读者阅读的侧影,才是最动人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