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课堂 ——两个幼儿园的“交换童年”计划
杭州日报讯 “没有玩过泥巴的童年,不完整。”一个小土坡,也能滑滑梯,一片小泥塘,就是游乐场。尽管没有昂贵的玩具,也没有高科技的数码产品,但拥有最朴实的快乐。这是许多“80后““90后”孩子,对童年的记忆。
不过这样的体验,对于“钢筋水泥丛林”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却有些遥远。今年,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围墙外的一方菜地,被改造成了孩子们的泥田乐园。
乐园的第一批小客人,是来自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和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的大班同学。他们因“幼教优享”城乡联盟而相识,跨越70公里的地理阻隔,打破城与乡的界限,以教育共富为引领,携手探索出了一条城乡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教育理念互融共生的路径。
当自然碰撞人文,童年回归童年,杭式美好教育的种子,正在乡野街巷悄悄发芽。
解放天性 亲近自然 在大山里上一堂“泥巴味”的课
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背靠青山、竹林葱郁。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从小便亲近自然,拥有令城里孩子羡慕的野趣时光。前不久,幼儿园围墙外大约两个会议室大小的泥田里,迎来了一群好奇的小朋友。
他们在家长与老师的看护和指导下,套上防水衣,穿好小雨靴,进入泥田抓泥鳅、创作泥巴画,尽情撒欢,完成了一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尽管雨季来临,泥田湿滑泥泞,孩子们依然兴致不减,迅速打成一片。待到活动结束时,有些“自来熟”的小朋友已经收获了新玩伴。
站在一旁围观了女儿玩耍全程的爸爸金奇樑,自己就在乡野间长大。见到此情此景他非常感慨,“回想起我自己的童年,打水枪、搓泥巴,就是这么的简单快乐。平时孩子因为在城里上学,最多带她逛逛商场,进行一些室内的休闲活动,她都没那么积极,现在你看,笑得多灿烂。”他说,今后将重新审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有更多野外探索的机会。
“我儿子倒是好动,每次出门都很兴奋,不过以前也就在西湖边溜达溜达,观察昆虫什么的,希望两地间这样的互访活动能经常举办,寓教于乐,给我们家长省了不少心。”另一位妈妈宋珏,带孩子参加了去年的走进大山活动。在竹林深处,看孩子们化身小小探险家,爬竹竿、挖竹笋,从拘谨到放开,一步步唤醒孩子们的抗争与合作意识。
她认为,“上房揭瓦”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孩子才能磨砺出勇敢与坚韧。这也正是结对双方——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和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两位园长的初衷。
去年4月,机关幼儿园园长徐婕秉持着“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浙江省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精神,与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詹国芬进行了首次碰面。“来到这里,竹林、稻田环绕,我们被富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而他们也想为山野长大的孩子,补充更多人文视角。”
双方一拍即合,一月之内,首场线下互访活动就办了起来。徐婕说,先是19位来自富阳的大班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到访中国伞博物馆。他们与城区的小伙伴汇合,一同探寻了伞文化的奥秘。根据事后收集的反馈,活动反响超出预期,不只孩子们“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得到了即时解答,完成了“博物馆里看什么、怎么逛”的入门教学,家长们也受益匪浅。“到今年我们还发现,博物馆本身也渐渐发生了改变,会主动询问我们需要哪些支持,场馆还加入了一些儿童友好的细节,也更注重互动体验区的设计了。”
家校协同 互融共生 为“教育共富”开一扇“任意门”
城乡之间,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单向的流动,而是各取所长的相互成就。在这样的共识下,目前,两地间的互访活动,正以一学期一次的频率稳步进行着。随之而来的,还有两园间的跨地域教研活动和家园协同探索等系列举措。
比如,短短一年内,两园教师已开展教研活动10余次。成效也很明显——今年,永昌镇中心幼儿园传来了成功获评浙江省现代化幼儿园的好消息。对徐婕和詹国芬来说,这就是双方浇灌教育理想之花结出的“教育共富”果实。
在机关幼儿园工作的金雅君老师也是联盟活动的策划者之一。她告诉记者,不仅活动办得热火朝天,结对后,两边的家长、老师见面的机会变多了,经常就幼小衔接、托育服务供给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每次都收获满满,“像之前泥田乐园的设计就有不少来自家长的创意。此外,我们也会把富阳那边的‘需求清单’带回来,帮助他们搭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很有成就感。”
“通过联盟的共享机制,我们这里的教师把75年的教学经验、治理心得与课程研发精华,毫无保留地带给了友园。”徐婕表示,此前,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已获评省级现代化幼儿园,有了前人“栽树”,永昌镇中心幼儿园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教学综合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从此富阳孩子也能浸润在杭式美好教育的理念中,是“教育共富”更是“教育双赢”。
事实上,早在两园结盟之初,双方就明确了要从“活动共享、课程互通、教研共进、家园共长、托育携手”六大方向精准发力。如今经过一年的磨合,两园通过活动互访、课程共建、师资研训一体及家园共育深化等,已步入合作深水区,共同朝着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愿景稳步迈进。
同时,联盟的资源整合版图还在不断扩张——近到临安、建德、海宁,远到恩施州与阿克苏,都能瞥见杭式美好教育的“教育共富”实践。“就在上个月,我们还组团去往临安考察,发现当地幼儿园有很棒的农场,决定带联盟的孩子们去体验种果树,种农作物,今年10月将再办场户外烧烤,大家一起享受丰收季的喜悦。”笔记本上,徐婕的计划列得满满当当。
“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课堂”。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构思将继续为城乡教育编织互融共生的纽带,让城市的霓虹与山间星辰交相辉映,去告诉每个孩子,原来成长的土壤如此多元,生活还可以是另一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