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8.0版改革清单有哪些亮点?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邵婷 通讯员 应源

都市快报讯 自2018年至2024年,杭州市发改委已连续七年牵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清单,共计845项改革举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0—7.0版改革清单,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6月11日,杭州市印发《2025年杭州市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改革清单》,市发改委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清单进展情况媒体见面会,介绍去年7.0版改革清单实施的成效和今年8.0版改革清单特点等有关情况。

一、7.0版改革清单成效

(一)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

1、政府效能提档升级。全市域上线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系统,实现了公安、城管、园文、林水等不同审批部门在线并联审批,各环节平均审批时间缩短80%以上。全年共办理“交地即交证”157件,“交房即交证”8万余件,“竣工即交证”18件,交房云办证9万余件,二手房掌办2.2万件。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并联审批,两证联办整体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

2、企业服务提质增效。线上推出“企呼我应”服务平台,全年累计受理涉企问题105.6万件,办理满意率达97.35%;线下依托企业服务中心开展涉企服务全程跟踪督办、跨系统跨领域业务协同、涉企运行数据分析研判等工作,共推出356个服务事项,累计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35.11万余件次。

3、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市涉企政策“一站通查、一站通办、一站通享”,向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找政策、主动送政策、轻松读政策等惠企政策服务。全年累计上线政策2066条,兑付金额217亿元,上线兑付率100%;年度主动推送政策2064条,推送企业16.73万家,累计推送2.8万次,政策推送率99.9%。

(二)市场环境更具活力韧性

1、加大科技创新支持。扩大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政策覆盖面,提高补助强度,激发企业创新投入内生动力。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2.4万户,加计扣除额1806.05亿元,同比增长12.82%;享受研发费用投入财政补助政策的企业1030家,补助资金5亿元,同比增长43.29%。

2、强化用地保障供给。推行新增工业用地项目“三证齐发”,58个新增工业项目实现“三证齐发”。加快低效工业用地盘活,以低效用地再开发全国试点为牵引,出台《杭州市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低效工业用地盘活1.8万亩。

3、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全省率先实施港资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试点,提供涵盖港资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业务的全程网办“零见面”服务,简化外国投资者身份认证,缩短环节时限至3个工作日。上线境外人员数字服务专区—AI Hangzhou平台,提供16大类40余项涉外服务,境外用户访问量超20万人次。

(三)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

1、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实施率达71.98%。全市域推行“行政行为码”亮码检查,全过程透明执法、留痕可溯。扩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不予行政处罚、合规指导三张清单,覆盖教育、税务等26个领域,全市实施不予处罚10532起,惠及市场主体6680户。

2、提升商业纠纷化解能力。建立“有偿低价+公益托底”市场化调解机制,通过律所、律师、商事调解组织等专业力量,采用市场化收费方式参与调解活动,大幅减少企业解纷用时和费用,解纷平均用时缩短16天。

3、优化信用监管体系。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聚焦招标投标、房地产、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行业信用改革成果落地。其中,“信用+招标投标”、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信用+文旅”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首创“信用+房地产监管”改革,全省首创银行监管账户纳管和“信用+租房租赁”模式。

二、8.0版改革清单特点

8.0版改革清单主要从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体系、深化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呼应市场主体普遍诉求、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特色做法等方面着手,研究形成了18个领域110条改革举措。

(一)整体架构

8.0版改革清单由“做优企业服务”、“做优产业服务”、“做优人才服务”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重点围绕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10个指标领域,从企业准入、准营到退出全流程梳理提出63条改革举措。

第二部分,重点从政策服务、政务服务、涉企执法、信用建设、场景开放等五方面,梳理提出31条改革举措。

第三部分,重点从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支持力度、深化外籍人才便利化改革、优化青年人才生活服务等三方面,梳理提出16条改革举措。

(二)特色亮点

1、注重AI赋能。比如,完善招投标监管AI大模型,赋能招投标监管;探索AI大模型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赋能政务服务事项智能办理;利用AI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提高信用修复效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医疗、商贸、教育等社会重点领域应用等。

2、注重信用赋能。比如,以信用评价为基础支撑分级分类监管;优化调整市场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持续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成本;通过纳税信用数据实现风险预警,帮助企业尽早纠正涉税违规行为,培育更多A级纳税人。

3、注重为创新赋能。比如,支持科研用物资跨境自由流动,为科研用设备免税进口提供指导;完善产业人才自主认定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评价;在算力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领域探索免罚机制。

4、注重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比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建立杭州市涉外企业法治服务中心,全年为企业提供涉外法治服务800次以上;推进失信被执行人涉政府机构和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动态“清零”;延伸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触角等。

“世行评估”是全球风向标

世界银行曾专题研究浙江经验

8.0版改革清单对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评估体系。

自2003年以来,世界银行建立了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每年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方法论手册,明确分企业调查和专家调查两种方式采集数据,首次将企业感受度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在整个营商环境评估中分值占比约为27%。

在去年,世界银行官网发布了《政务服务数字化 中国营造更好营商环境:浙江省改革经验案例研究》报告,将浙江做法经验向全球经济体展示。

报告英文版约14000字,从中国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进展介绍引入浙江案例,回顾了2014年至2021年浙江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历程。全文着重介绍了浙江创新体制机制、利用数字技术支撑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经验。此外,报告还研究分析了多个全国领先的典型案例应用,如浙江政务服务网、营商环境“无感监测”系统、浙里办营商专区、一体化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等。

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认为,世行的体系是全球最具影响力也最具公认性的营商环境标准。世行发布浙江经验,表明浙江改革经验在全球具有代表意义,也有助于浙江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为切实让改革举措发挥最大效果,市发改委将会同相关单位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跟踪改革举措实施落地质效。二是持续打好 “为企办实事” “为企降成本” “为企解难题”三个为企组合拳。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为“六小龙”等创新企业提供“五统一”企业归口服务。三是持续完善项目、企业、政策“三个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