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韵智涌,文产共融启新章 ——白马湖畔筑就文化与科技“双生之城”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刘长征 王倩 王艳颖

杭州日报讯  不久前,家住白马湖附近的郑芬华在陈家村创意园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这是由滨江区推出的首个沉浸式城市阅读体验项目——“阅读共生长”,通过装置艺术、互动叙事与沉浸式场景设计,郑芬华不仅亲眼看到了《封神演义》《西游记》《茶馆》等名著中描绘的场景,还与NPC角色即兴互动,甚至直接参与了文学创作。

“非常有意思,书本不再只是白底黑字,就像有了生命力一样。”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郑芬华直言,“你看白马湖生态环境好吧?人文环境更好。真是住对了地方!”

“找对了地方。”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丰”)品牌与市场管理部总经理江帆也有同感。2023年5月,大丰科创中心正式搬迁至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这支文体装备行业“第一股”在此开启新的发展版图。

生态创意城

将时光的指针拨回到20年前,彼时,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大力实施“八项工程”。这一重要指示宛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文化发展的层层涟漪。如今,逐浪20年,白马湖边“造”出了一座生态创意城,拥有全国首个且唯一的中国网络作家村,集聚了网易、华数传媒、大丰数艺等多家文创企业。在这里,文化产业形成了集群效应。

翻开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发家史”,我们发现,20年来,这个以文化软实力“起家”的产业平台,始终紧追着发展的步伐,靠着科技的“硬支撑”,将“文化IP”变成了动力不竭的“经济CP”。

以“文”开局

这片山水美地敲开“发展之门”

每年春天一到,百花竞放,白马湖就成了滨江的赏春顶流之一。千百年来,这片湖水静静地与西湖隔江相望,一起被誉为“杭城双璧”。

白马湖,又名排马湖、跑马湖、西陵湖、石姥。其中,“白马湖”这个名字最为大家所熟知。《会稽地志》中有载,汉周举乘白马游而不出,以为地仙,白马湖之名由此而来。也有传说这片湖形状似马,阳光照射下,湖水泛着淼淼白光,因此后人将它唤作“白马湖”。

因为美景醉心,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寄情赋诗。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白马湖的原生模样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湖水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兴衰更迭。

动漫广场研发楼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白马湖的故事,要从20年前讲起。2004年冬天,位于滨江区的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捧回了一块“国字号”招牌——首批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

2005年2月,在与国内诸多城市的竞争中,杭州脱颖而出,获得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动漫盛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举办权。2个月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了中南卡通新办公大楼考察调研。彼时,我国刚开始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制度,中南卡通拿到了我省“第001号”发行许可证。习近平同志关切强调,“动画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它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同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高度,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多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作出重要指示。

而动漫产业,正是公认的21世纪朝阳产业之一。

于是,为了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杭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地作出规划建设白马湖的重大决策。这片位于滨江区南部的20平方公里的山水美地敲开了“发展之门”。

2006年3月,白马湖畔设立了杭州卡通城建设指挥部;同年4月,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举行,习近平同志会见来宾,并对浙江动漫产业寄予厚望。此后,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

2008年3月,经过几轮科学论证,“杭州卡通城”升级为“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重点发展以动漫游戏、设计服务、数字内容、文化会展、网络文学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

动漫博物馆

以“文”开局,科技相融。“其实,创意城设立初期,目标就是要打造‘四区’,包括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区、白马湖旅游休闲度假区、杭州城市美学建筑美学示范区、杭州和谐创业示范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菊芳说道,“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已经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了。”

北至彩虹大道,西至浦沿路,东南接萧山区界,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农居SOHO、冠山数智产业园、动漫广场、网易、华数、大丰(杭州)科创中心等地标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白马湖周围。“我们一直按照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大方向做招商引资,如今,生态城的这个‘城’可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产业园区,而是一个有产业、有科技、有人文,还有山有水的特色区域。”杨菊芳说。

可以想象,20年前,因为文化建设的注入,白马湖这片美丽而安静的土地第一次奏响了发展的“畅想曲”。

科技相融

文化产业集群迸发蓬勃生机

产业是文化中长出来的“树”。文化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土壤起着关键作用。

清晰且精准的定位,无疑为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这片土壤注入了养分,企业在此得以不断地生长、繁衍。

“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提及浙江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诠释。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白马湖畔,文化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优的发展蝶变,迸发蓬勃生机。

去年2月,《浙江省认定机构2023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公示名单》公布,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辖区内共有15家企业脱颖而出。据了解,这也是科技型企业最具含金量的荣誉之一。

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

临湖而“居”的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已连续五年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作为大型国有文化传媒产业集团,近年来,华数坚持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在数字化浪潮中不断创新蝶变,积极发力智慧业务板块。比如,最为浙江人所熟悉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大厅里的一台台综合自助机就是由华数自主研发的,涉及30多个部门、200多个事项,集办事、查询、打印、支付、评价等功能于一体。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仅杭州一座城市,就累计产生办件量879.13万件。

大丰则是央视春晚的老搭档,至今已连续27年“全勤”参与,为央视春晚提供了一代又一代“黑科技”。从1998年的圆形升降台,到2012年“会跳舞的舞台”,再到2019年“冰屏”舞台,以及2025年蛇年春晚的动态智能卷幕矩阵、智能舞台矩阵、智能灯架矩阵以及智能舞屏矩阵……大丰为全球华人观众带来了不断进阶的视觉“年夜饭”。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当“数字火炬手”从钱塘江“踏”浪而来,主火炬塔“钱江潮涌”缓缓展开,炽热的火焰点燃了全亚洲的热情。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19根造型独特的火炬立柱,同样出自大丰的手笔。

为了让主火炬塔动起来,大丰专门设计了仿生机械骨骼系统、动态装饰系统、燃烧系统和智慧大脑控制系统,用科技实力展示了杭州亚运会的运动魅力。

不止是亚运会,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文体旅解决方案提供商,大丰手握250多项发明专利,已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5000多个经典项目,包括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世博会、G20 峰会、金砖峰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大型活动赛事。

从宁波余姚的几间简易厂房到大丰(杭州)科创中心、大丰(余姚)文化创意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双城并进,大丰看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强劲动力,成为从传统制造向“文化+科技”转型的代表性企业。

“我们选择把科创中心放在白马湖,主要是被这里‘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前瞻性产业生态所吸引。”江帆告诉记者,不同于一家纯科技型企业,大丰对于文创能力、产业氛围也十分看重,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在政策支持、资源集聚、创新协同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大丰落子白马湖,只是创意城产业生态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瑞德设计、网易三期、海康威视智能物联⽹产品产业化基地、乐其

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重⼤产业项⽬在这⾥开工,北航杭研院、浙工大智研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在这里落成。创意城围绕“文化+科技”,深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智能制造领域,瞄准产业链、创新链,选商育企,聚合上下游企业及关联业态打造产业集群。

北航杭研院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在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不同的文化业态、不同规模的企业,还有着不同的成长轨迹。

“这些年来,我们形成了初创型项⽬SOHO创意园孵化,中⼩企业研发⼤楼加速提升,成⻓型企业冠⼭数智产业园发展壮⼤,⻰头企业千亩产业园落地的产业空间布局。”杨菊芳介绍,这种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梯度培育模式,让创意城人才与产业的集聚效应愈发明显。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平时他们遇到问题只要在‘创e有约’企业服务平台上点一点,我们就送服务上门。”杨菊芳笑着补充说,“哪怕是修空调,我们也有专人对接。”

冠⼭数智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核心板块,已有存量企业2285家,其中文化与科技融合类企业占比60%以上,成为之江文化产业带的重要发展极之一,是高新区(滨江)“一园三谷五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江南科学城的重要片区。

以“文”会友

催生白马湖畔“满园春色”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网络作家村正是坐落在这样一片山水之间,这里是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乃至全国众多文创企业的IP来源地,也是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的“诗与远方”。

每年12月9日,是中国网络作家村的“村民日”。从2017年挂牌至今,中国网络作家村已经在白马湖畔走过七个寒暑。知名网络作家、中国网络作家村村长唐家三少形容中国网络作家村和浙江、杭州、滨江犹如初识一样,“依然保持着热恋的态度。”

作为全国首个“国字号”网络文学产业平台,自2017年“开村”以来,中国网络作家村已汇聚唐家三少、管平潮等325位知名作家。

在白马湖,中国网络作家村又分为“神仙居”和“天马苑”两个区块。其中,“神仙居”隐藏在山一社区孔家里自然村,是作家们平时奋笔疾书的工作室,而“天马苑”就像是一个孵化器,为网络作家们提供交流、洽谈的平台。

2020年,“90后”网络作家王誉蓉来到中国网络作家村,和蒋胜男、南派三叔成为“邻居”。如今,她成了中国网络作家村的党支部书记,还获评了杭州市级高层次人才。

“这里生态环境好,创作的氛围也好。这几年,中国网络作家村对出海这个模块非常看重,而滨江有许多网文孵化企业,产业链齐全,打通了网文IP转换的‘任督二脉’。”王誉蓉评价说。

实践已经证明,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打造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精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一道时代课题。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络作家村打造的“东方故事”已吸引全球超1.6亿读者,成为Z世代追捧的“文化新宠”。蒋胜男的《芈月传》、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匪我思存的《东宫》等爆款IP,通过影视、游戏、动漫等形式扬帆出海。以中国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在海外市场屡创佳绩。

去年秋天,王誉蓉的原创小说《上元欢》同名微短剧在横店开机,如今,同名舞台剧、游戏开发以及小说英译版的海外出版等一系列IP开发计划正陆续展开,形成了一个涵盖小说、影视、综艺、游戏、周边等多领域的全方位文化产业链。

改革春风释放出的文化生产力,催生了白马湖畔文化发展的“满园春色”。

去年12月,首届新时代网络文学“白马奖”在中国网络作家村揭晓,17部优秀作品及10位网络文学“新秀”脱颖而出。其中,作品包含了动漫、有声、影视短剧、海外传播、网络文学等种类。

据统计,截至目前,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的作家作品转化交易金额超15亿元。“不只是网络文学,在这里,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了越来越多可能性。”对此,王誉蓉充满信心,“种子种下去了,必然会生根、开花、结果。”

白马湖公园

当然,要找到“文化+”的更多可能性,离不开先进生产要素的培育和聚集,其中,人才是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

“我们发现,从事文创工作的大多是年轻群体,因此,留住这些年轻人的心也是创意城开展产业链工作的重要一环。”杨菊芳介绍,依托辖区里各个文化地标,今年以来,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已经开展各项公共文化活动100余场。此外,创意城还推出⽩⻢湖公园、城世营·游云、湖心岛等户外营地,融入更多年轻元素,打造青年人休闲旅游的目的地。

如今,在这些年轻人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种独属于白马湖的生活方式——上午,在党群服务中心咖啡吧约合作伙伴一起“头脑风暴”;下午,把会议搬到户外草坪,寻找新鲜的灵感;周末,在侦探馆或解忧茶室等功能区解锁团建新玩法……

在白马湖,这样的“文创发展模式”,浸润出了一片绿意葱茏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