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濒临失传的羊角灯技艺重放异彩
在古代灯具中,羊角灯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其灯罩取材于羊角,薄至几毫米,几乎透明,在烛光的映照下,看上去玲珑精致,就像琉璃做成的一样,因此也叫“羊角琉璃灯”。
羊角灯制作工艺复杂,造价高昂,旧时大都在皇宫和贵族府第中使用,《红楼梦》《陶庵梦忆》《旧京琐记》等中国多部古典文学名著里都有“羊角灯”的记载。
在绍兴诸暨大唐街道箭路村,有一位羊角灯制作传人——张方权。作为羊角灯制作技艺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继承了祖上四代的制作技艺,将这门濒临失传的手艺延续至今。
做一盏羊角灯需要30多个步骤和30多个工时
张方权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屋里摆放着数十盏玲珑精致的羊角灯。只从外观看,很难将它们和羊角联系起来。
张方权向记者展示了一盏他18岁时做的灯。这只灯经过特殊工艺染上了洋红色,灯罩厚度不到1毫米,清晰透亮,完全由羊角制作而成,没有任何多余材料,也找不到一丝接缝口。如今张方权60多岁了,羊角灯依旧鲜艳如初。
“羊角要先对半剖开,你们看这里有血块瘢痕,那就不是上品,只有选到优质白净的羊角,才能做出剔透的灯。羊角灯罩很薄,最薄的只有1毫米,几乎是透明的。”张方权边说边动手,将一片片切割好的羊角打磨成薄片,并用滚烫的大火钳将它们拼接起来,不断打磨抛光……不一会儿,羊角就变成了我们“认不出的模样”。
制作羊角灯一共要经过锯、打、刨、钳、刮、烫、擦等30多个步骤。张方权从13岁起跟着父亲学艺,一直到十七八岁才学会整个工艺,手艺从未生疏过,如今做灯全凭手感。
看着张方权做得得心应手,实际上每个步骤都很有讲究。比如将羊角片拼接在一起,靠的就是火钳的高温和重量,而大火钳足足有15公斤重,一般人别说单手操作,就是双手拿起都费劲。
由于工艺复杂,好的原材料难得,所以羊角灯造价高昂。如今,张师傅做的羊角灯售价高达1万元一盏,最贵的达5万元。
“大都是博物馆来定制,也有喜欢收藏的人买一盏。”现在,张方权已不再靠制灯为生,但业余时间也会接一些订单。
制作技艺面临失传,故宫曾派人上门请教
相较于木头、布、纸等材料制作的灯,羊角灯轻便、防风、防雨,还不易燃。“羊角灯是贵重物件,以前都是皇宫和富贵人家才用,我太公那时候做灯就是供应给皇宫里的。”张方权说。
如今存世的旧羊角灯罕见,故宫也仅存一对1889年光绪大婚时使用过的羊角灯。这对羊角灯,连底托在内高约70厘米,透明泛黄的灯罩外侧还有两个大红“囍”字。后来,这对灯裂开了,却找不到工匠修补。2017年,故宫的工作人员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了张方权的故事,专程从北京赶到诸暨找张方权请教。
在仔细看过故宫工作人员带来的羊角灯图片后,凭借世代制灯的经验,张方权确认这对灯正是羊角所制,当场演示了羊角灯的制作流程和残灯修补技艺,故宫工作人员全程拍摄了视频。
其实,年过花甲的张方权,曾经有30多年没有制作羊角灯。2016年,他翻出祖传的全套工具,决定重新拾起这门技艺。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是宝贵的非遗技艺,我不希望在我手里失传了。”张方权说。不过,如今到了张家第五代,这一手艺的传承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停滞了。张方权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将手艺传承下去。
这些年,也有人登门拜师学艺,但因为种种原因,张方权并没有寻到合适的接班人。张方权表示,“希望来求学的人不要只看到羊角灯的经济价值,我相信会有真正喜欢这门技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