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季火爆,马上迎来最佳采摘期!想尝鲜的快冲
花青素含量高,健康低卡的蓝莓一直深得消费者的心。
最近,杭州市大量的蓝莓已正式进入采摘期,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了详细的家门口蓝莓采摘攻略,涵盖在余杭、萧山、桐庐等16家蓝莓采摘基地。
4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余杭区良渚新港村的良渚蓝莓基地(杭州正冉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据介绍,该基地占地57.8亩,其中蓝莓种植面积40亩。
国产蓝莓品质已超越进口
进入良渚蓝莓基地的大棚,高约一米的蓝莓树整齐排列,一眼望去是满目苍翠,蓝黑、蓝紫色和青绿色的蓝莓一簇簇、一串串地挂在枝条顶端。
摘一颗蓝得发紫的蓝莓品尝,口感爽脆,味道清甜,多汁蓝莓味儿足还没有酸味,明显不同于市场上销售的普通蓝莓。
这是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吗?
基地负责人辛纪介绍,这是花香蓝莓,来自国产的云南蓝莓,“现在国内的蓝莓总量和品质,已经超越进口了。”
2020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1位。有资料显示,2024年中国蓝莓种植面积已超过110万亩,产量约50万吨,是全球蓝莓生产增长幅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中,云南作为核心产区,贡献了约占全国30%的蓝莓产量。
辛纪说,基地里目前培育了四个品种蓝莓,现在看到的早熟品种花香蓝莓会结果三茬,现在已进入采摘的尾声,而头茬的蓝莓个头更大,口感也更好。其他品种将在5月10日左右迎来最佳采摘期。
“黑科技”蓝莓可实现亩产1吨
一个大棚约占地8亩,每亩种植约500株蓝莓树。
蓝莓树不是种在土里,而是运用了无毒无害的基质栽培技术。基质呈现酸性,更加松软湿润,更适宜蓝莓的生长需求。种植地面也没有多余的杂草,而是铺满了地垫,减少病虫害的同时也更方便采摘。
在地垫下,是粗细不一但排列有序的滴管。这是来自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运输相应酸碱和矿物质合适的水分和养料,帮助蓝莓在生长和开花结果环节更科学地发展。
辛纪说,像今天这样的天气,湿度、温度、日出、日照等环境会影响浇水的频次,“今天浇四次水,浇水的间隔时间也是提前计算好的,在设置好的时间里运输水分。”
终端还配备了“智慧大脑”——智能化的蓝莓智慧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省人工,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该基地仅用4人可实现蓝莓的养护管理等。
杭州市农科院裴嘉博博士介绍,这样的无土栽培、水肥一体等栽培技术及配套设施,充分解决了传统种植方式存在的土壤改良成本高、土传病害严重及难以抵御倒春寒、冰雹、霜冻、连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问题,每亩产量比传统栽培提高2-3倍,实现了种植第二年就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
“目前,我们基地蓝莓每亩产量可以达到0.5-1吨,但前期投入较大,还未实现收益。”辛纪说道。
近年来,杭州市蓝莓发展迅速,2024年,全市蓝莓种植面积达万余亩。目前,数字化的基质蓝莓栽培模式成为主流趋势,全市设施蓝莓栽培面积占比接近六成。设施蓝莓每亩产值达5-1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