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多部门联合梳理跨境贸易风险点

浙江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何贤君 龚书弘

近日,义乌出台系列指引性文件,助力全市外贸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强化外贸合同等文档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这意味着,在关税战背景下,义乌外贸企业合规经营有了“操作指南”和“风险预警手册”。

系列文件围绕外贸业务全链条,对合同签订、报关通关、外汇结算、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等易发风险环节进行精准标识,并逐项列举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明确刑事与民事法律责任边界;同时,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对关键文档的规范化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合同模板、资质证明、交易记录等,确保企业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外贸企业众多。义乌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1674.5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出口为1472.7亿元,同比增长14.5%,业务覆盖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企业面临的法律、信用、知识产权等风险也与日俱增。”义乌市档案局局长陈建英表示,尤其在关税战背景下,不少企业因缺乏专业法务团队,对国际贸易规则理解不足,致使合同纠纷、海关扣货、侵权索赔等问题频发,甚至面临巨额罚款和商誉损失。

前不久,浙江晶辉化妆品有限公司一笔价值350万美元的美国订单,就因为客户要求企业承担一部分增加的关税成本,导致双方合同搁浅。“如果对方违约怎么办?维权有哪些法律依据?这些文件都能手把手教你。”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博说。

“我们还创新引入了‘文档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建议企业对电子与纸质文件实施分类归档,并划定相应保管期限,确保历史业务可追溯。”陈建英说,系列文件还特别强化了事前风险提示功能,帮助企业提前规避潜在纠纷,降低经营成本。

为提升科学性与实用性,义乌市档案部门还联合司法、海关、商务以及小商品城集团等相关部门深入调研、系统梳理,并广泛征求行业意见,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专业律师、企业对条款逐一进行审核,严格论证后,推出了这批指引性文件,确保其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无缝衔接,为政企协同治理外贸风险提供了范本。

下一步,义乌还将建立长效机制,持续跟踪系列指引性文件的落地见效,动态更新内容,并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培训,不断适应外贸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求,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企业,全面提升外贸企业在跨境贸易中的合规治理能力,助力外贸企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