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女乘客仗义发声:扔掉身份感 方显真高贵
“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骄傲的事,只是说出了一些大家想说又没有说出口的话……”在北京地铁上仗义执言的勇敢女乘客找到了!
近日,北京地铁5号线上,一位61岁大爷因嫌弃邻座男子衣着脏,对该男子破口大骂。此时,一位女乘客挺身而出:“您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这一正义举动让众多网友为之点赞。就在昨天,该名女乘客在网上发文回应此事:同理心是爱的一种,在任何时候都无比重要,理解本身是人最大的馈赠。说的真好!
此事在网络引发了强烈的讨论,不仅因为这位大爷缺乏最基本的礼貌,这一副“先敬罗衣再敬人”的嘴脸更是令人愤怒。网友上传的视频显示,大爷在地铁中大放厥词,“我在部门管一千多人,你穿了一身跟要饭似的……”活脱脱一副“人上人”的身份姿态。
这类的不文明事件并非少数。2021年,一位来北京打工的小姑娘因让座稍慢,被一位北京大妈出言羞辱,该大妈甚至以自己的北京户口和“正黄旗”身份对小姑娘进行人身攻击。2023年的“广州地铁张薇辱骂农民工”事件中,大叔拿手机相册自证清白后,四川大学学生张薇非但没有道歉,反而在网络上大肆抹黑大叔。总有这样一群人,恰巧多有了黄金几辆、多读了几年书,便自以为有了身份,能分辨世间高低。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没有任何的身份感。重庆背篓专线,连接城乡,方言播报,菜农可以乘坐这条线路前往城里卖菜,“既能装得下公文包,也能装得下背篓”成为这条线路的深刻写照。2003年,杭州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面对正义,当时的馆长褚树青回答:“知识不分高低贵贱,人人都有到图书馆求知的权利。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再如这次的正义女乘客,一句“他们打工的怎么了,我愿意跟他挨着”振聋发聩。打工的怎么了?根据202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农民工总量为29973万人。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石,农民工一直是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连这样的浅显道理都不明白,地铁大爷竭力表现的“有身份、高姿态”着实显得荒诞可笑。林语堂先生在《今人的十大恶俗》中就讽刺了这样的社会俗气现象: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人的眼睛是平行的,但有些人自恃站在了高处,就学不会平等地看人。
《周易》有云:“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当一个人不刻意彰显身份地位,这份自在与从容,才是刻在骨子里的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