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3.0版!以商科见长的这所杭州高校发布新一轮建设方案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张晶 通讯员 陈琦

4月23日,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以下简称“杭商院”)举行了新商科论坛暨新商科建设行动方案发布会,在探讨新商科建设的创新路径中,描绘商科人才培养的未来图景。

据悉,此轮新商科建设行动方案是该校自2017年以来发布的第三版方案,校内师生将它称之为“新商科建设行动的3.0版”。与之前的两个版本不同的是,此轮方案提及更多的是推动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面向未来,具有跨学科知识、行业前沿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商科专业人才。

杭州商学院院长古家军在介绍方案时提到,学校要从“培根铸魂,实施‘大思政’建设专项行动”“数智赋能,实施‘AI融合教育教学’专项行动”“学科交叉,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专项行动”“产教融合,实施多元协同育人专项行动”“提质增效,实施‘专业-课程-教材-师资’一体化建设专项行动”“统筹联动,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贯通式培养专项行动”“持续改进,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固本强基,实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等八方面来着手进行提升,可以说涉及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链条。

举例来说,接下去杭州商学院会重点推进“AI+专业”培养体系构建,以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鼓励打造系列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融合课程,鼓励建设荣誉课程,鼓励各专业开展课程AI化转型。以专业调整优化为抓手,推进一批专业转型升级,探索数字治理、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文旅、数字人文等“人工智能+”专业。积极探索AI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优势专业交融,探索“AI+X”系列微专业建设。探索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专业或课程,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在增加的同时,学校还会主动淘汰一批已不能适应当下经济发展的专业等,并且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采用AI技术整合分析实验、实训、实习、学科竞赛、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持续推动与AI企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组建“AI+教学”双导师指导团队,建设“AI+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等。

杭州商学院党委书记金锦华说,此次新发布的新商科建设行动方案,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立足学校所处的浙江数字经济新赛道对人才需求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学校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指导,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作出新选择。

“传统商科教育走到了创新与变革的关键节点,其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学科交叉融合不足、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产业技术发展的局面亟须扭转,学习新思想、树立新理念、发掘新机遇已迫在眉睫。”金锦华说,作为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成员之一,在过去八年里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新商科建设方案,逐步构建起“商业+数字+人文”的育人体系的基础上再次升级,但是,接下来,他们要培养的未来商科人才,不仅要有理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综合视角,还要会将数字应用技术与业务模式融合创造新的价值。

“新商业环境中,商科的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商’。”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施建祥很认可这次杭州商学院的行动方案,他说,商科不再是单一的学科,人才培养也就不能再“专一”,为此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让学商的人既懂商品买卖的规律、也了解前端商品生产的流程,更懂商品后端的售后、用户意见反馈的收集。“所以,融合是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现在浙江省很多高校也在改革,工科、农科、医科都在融合。从全国高校的改革来说,融合这一块浙江省还是走在全国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