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班主任的“阅读马拉松” 在国学经典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赵丹

杭州东城小学311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刘楠楠是个生动的“阅读马拉松”践行者。据刘老师介绍,出于对国学的热爱,也坚信阅读国学能给自己带来心境的改变,她毅然加入了一个由21人组成的百日晨读营。自此,每天清晨5:30-6:30,成了她与经典对话的专属时光。如今,刘老师已在这个晨读营坚持打卡一百多天,这份毅力令人钦佩。

回想起参与晨读营的初衷,刘老师坦言:“当班主任压力有点大,感觉自己在情绪调节方面找不到好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经典诵读百日营,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路坚持了下来。她不仅克服了“早起难关”,更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情绪状态实现了“低开高走”——从最初的焦虑迷茫,逐渐变得平和从容。“这是国学浸润的‘功劳’,我确实深刻体会到了阅读经典给自己带来的内心宁静和力量。”刘老师感慨道。

配图1

4月23日,刘老师和311班的同学们在学校图书馆

刘老师不仅自己读国学经典,在她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也有很好的国学学习氛围。从二年级开始,刘老师就向全班40个同学,发起了国学带读活动。活动每周一次,由一个学生录制国学领读视频,再分享视频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读。

配图2

刘老师所在班级的孩子们 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配图3

刘老师所在班级的孩子们 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年多下来,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已经完成《孝经》《弟子规》等古文篇目。刘老师发现,同学们整体国学积累和修养都有了显著提高。她认为,经典的力量在学生们的行为养成中初显端倪。当传统文化沉淀浸透,思维层面的提升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便是水到渠成的。“孩子们现在写作文,遣词造句更有韵味,文章里也常常能看到经典名句的巧妙化用,说明每一次诵读,都在无声中重塑着他们的表达。”她笑着说道。

“当教育如春水般浸润心田,经典自然会化作滋养生命的养分,托举起一个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美好灵魂。”刘老师颇有感悟地说,“这或许就是‘上善若水’的最好诠释——在文化传承的长河里,每位教育者都应是那润物无声的引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