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拍到野外黑熊照片!一度“消失”的黑熊在浙江5地密集出没,说明了什么?
都市快报讯 4月18日,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从野外采集的红外相机中发现了一只黑熊,照片较清晰,这是2020年4月后江山第二次成功拍到黑熊。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科研监测科科长余著成说,这只黑熊接近成年,估计闻到食物在快速地跑。
黑熊,学名亚洲黑熊,因面部似狗,俗称狗熊。它嗅觉和听觉很灵敏,爱爬树能游泳,顺风可闻到半公里外的气味,能听到百米之外的脚步声,但视觉差,故有“黑瞎子”之称。黑熊成年体重60-200公斤,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华东地区少有的大型食肉动物,食性杂,不挑食,喜欢独居,黑熊寿命可达二三十年。
史料记载:黑熊自古在浙江分布,比人类还早,历史上杭州(富阳、淳安)、金华(浦江)、衢州(江山、常山、开化)、丽水(龙泉、庆元、遂昌、松阳)等地均有黑熊记录。
20世纪80年代,“活熊取胆”术发明后,大批黑熊遭到猎杀;20世纪90年代,偷猎黑熊行为常有发生,一只100多斤重的黑熊,卖到4000-5000元;加上森林植被大量砍伐,黑熊的栖息地不断减少。导致1999年后的较长时间里,浙江再也没有发现野生黑熊的照片。
2011年6月9日,浙江师范大学兽类专家鲍毅新教授利用红外相机首次拍到野生黑熊的照片,地点在开化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至此消失12年之久的野生黑熊重现江湖。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金伟介绍,近5年来,黑熊在开化、淳安、遂昌、江山、常山等地保护区均被拍到,说明黑熊种群数量在逐步恢复。
从发现地点规律看,浙江黑熊总体呈现出以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其核心区域种群稳定,外围区域不断扩大,这与浙江相继建立1个国家公园、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全省森林覆盖率提升、生态廊道建设及盗猎打击力度加强密切相关;同时随着野生动物调查监测深入开展,调查监测手段和技术不断进步,为发现更多像黑熊这样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重要保障。
金伟认为,浙江发现黑熊,从零星个体扩展到繁殖群体,是生态保护成效的直观体现,尤其与浙江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及森林资源保护密切相关。黑熊回归浙江,是生态修复与生态理念创新协同作用的结果。森林资源恢复提供了生存基础,保护机制遏制了盗猎与栖息地破坏,“两山理论”则赋予生态保护可持续动力,探索走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更优路径,给大型兽类种群恢复提供“浙江样本”。
仙霞岭保护区有150台红外相机自动监测
以前,林业管理部门及科研人员要寻觅野生动物,办法有两个:要么以动物粪便、足迹为依据;要么扛上设备,翻山越岭,守候数月,可拍摄到珍稀野生动物的概率非常低。
从2009年起,浙江尝试在开化古田山、遂昌九龙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配置红外相机(快报2009年作过详细报道),陆续发现了黑熊身影。
2018年以来,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配置了150台红外相机,覆盖了保护区6990公顷的重要兽道,一般安装在树上,高度根据动物体型调节。当有温度的物体进入红外线自动感应距离内,相机拍摄功能自动启动(启动时间为1秒钟),每感应一次自动连拍3张照片,然后停拍约10秒。相机上自带红外线照明,特殊的CMOS感光芯片可在全黑夜间拍摄,光线不足时拍成黑白图像,光线足够时拍成彩色照片。
红外相机每台采购价约2500元。具有防震、防水、防尘、防晒等功能。红外相机也有缺陷,就是它对外界反应过于敏感,稍微有风吹草动,也可能自动拍摄,浪费电池和SD卡容量。
一般情况下,保护区工作人员得每隔几个月上山一次,更换电池和SD卡。在浙江,红外线相机最怕雷击,这东西体积小,不好安设避雷装置。比如泰顺乌岩岭于2009年下半年安装了20台红外线相机,因为地处雷击区,能正常工作的只有3台。
综合多家保护区科研人员多年来的试验,目前,采用红外相机野外拍摄动物,成像照片概率只有5%,真正有用照片大概是1/500。
黑熊近年在浙江5个地方分布图
根据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的统计,近5年来,黑熊在开化、淳安、遂昌、江山、常山等地保护区均被拍到,其中开化、遂昌是浙江省内黑熊分布最稳定,有影像记录最多的地方。
1.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三只黑熊同框”(2023年)
2023年8月,钱江源国家公园(衢州市开化县)首次记录到一只成年雌性黑熊携带着两只约半岁幼崽活动的影像。这是浙江省首次观测到黑熊一家“三只同框”的繁殖记录,表明该区域已形成稳定的局域种群,且母熊成功育幼,反映了栖息地环境的改善和食物资源的充足。
2.淳安中洲镇黑熊记录(2021年)
2021年10月,淳安县中洲镇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一只黑熊活动画面,进一步扩展了黑熊在浙西的分布范围,表明保护区内栖息地质量提升。
3.遂昌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8年、2020年等)
2018年3月26日,丽水市遂昌县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黑熊的行走视频和照片。2020年4月23日凌晨4时许,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崖壁上,拍到一只成年黑熊正在“偷吃”蜂蜜。
4.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2025年)
2020年4月,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红外相机首次拍摄到黑熊影像,成为浙江省继开化、遂昌之后第三个被证实的黑熊分布点。这一发现填补了江山地区黑熊记录的空白,显示其生态系统能够支撑大型兽类生存。
2025年4月,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再次拍到黑熊。
5.常山县首次发现(2020年)
2020年4月20日,常山县林业水利局工作人员在回收监测设备时确认黑熊踪迹,并于2020年6月19日通过媒体对外公布黑熊照片。该区域因村民此前目击黑熊活动的线索,被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红外相机监测点。
温馨提示:
受人类活动影响,浙江省内黑熊种群稀少,主要分布于浙西、浙南山区。黑熊属于体型大的哺乳动物,食性杂,对食物来者不拒,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如果大家在野外发现黑熊的粪便、脚印、熊爪留在周围树干上的抓痕和被害牲畜遗骸时,不要靠近,应尽快离开,立即向当地林业部门报告,避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