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在安吉举行
暮春三月,苕溪含翠;昌硕故里,金石生辉。
4月19日至21日,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系列活动,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的桑梓故里——湖州安吉华彩举行。
120余名社员及各界嘉宾,怀揣着对艺术的热忱与对先贤的敬仰,齐聚于此。他们举行祭拜印学先贤仪式,以庄重之礼,缅怀先辈功绩;组织雅集笔会,于翰墨飘香间,挥毫泼墨,尽显文人雅士之风范;举办主题展览和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以多元之姿,探寻艺术真谛。
重温传统之美
翰墨飘香展风华
4月19日晚,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笔会在安吉举行。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童衍方领衔开笔,百余名社员现场泼墨挥毫,或写或画,生动再现了传统文人社团吟咏酬唱的热闹场景。
作为每年春季雅集的保留项目之一,雅集笔会也是社员间切磋艺术、促进沟通交流、展现风采的桥梁和平台。陈振濂表示,此次安吉春季雅集,120余位社员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部分社员为赶上活动甚至多次换乘而来,这充分彰显了印社的强大凝聚力与影响力。
西泠印社理事高庆春从黑龙江赶来参加活动,他说此次随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来到吴昌硕的故乡安吉,与众多社员相聚,在翰墨飘香中开展笔会雅集,重温传统之美,倍感欣喜。在新时代背景下,身为西泠印社的一员,他将传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断研习书法篆刻艺术,发扬光大吴昌硕开创的西泠印社风气,以优秀作品弘扬国粹,为书法传统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安吉是首任社长吴昌硕的故里,这里不仅孕育了吴昌硕、诸乐三等大批文人,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这里山水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泠印社社员柳晓康说,西泠印社将雅集作为重要的传统活动,这不仅是对先辈的纪念,更是传承艺术精神的重要载体。“我们120余位社员齐聚于此,大家在笔会中热情高涨、踊跃创作。有人主动提出要多创作作品,还有八十多岁的林剑丹老师欣然创作了一幅四尺整张大画。”
回溯印社历史
鄣吴故里仰先贤
4月20日上午,社员们齐聚鄣吴镇吴昌硕故居前,举行祭拜印社先贤仪式。仪式由陈振濂主持,童衍方宣读《西泠印社乙巳春雅祭先贤文》。与会社员分批上前敬香,随后一起面向祭台恭行鞠躬之礼,向创社先贤和历任社长追思致敬。活动结束后,社员们一同参观了吴昌硕故居、昌硕美术馆等。
西泠印社理事夏一鹏认为,此次在安吉参加雅集活动,他倍感欣喜和振奋。“尤其是这次来到首任社长吴昌硕在安吉的故居,他往昔的生活状态以及走上篆刻道路的经历,都令我们由衷敬仰。”
“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西泠印社社员李文宝说,雅集中的祭拜仪式意义深远,既是对先辈的敬畏与缅怀,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通过庄重的仪式,我们得以回溯印社历史,追思先贤,传承先辈的艺术精神与文化理念。
社员胡俊峰首次参与春季雅集活动感慨良多,“在祭拜先贤仪式上,我深刻感受到了何为‘有根传承’。从西泠‘四君子’到七任社长,百年印社一路走来历经诸多不易。身为其中一员,我要珍惜当下,为印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极目楚天启新
古玺封泥绽华光
4月19日上午,“极目楚天——新见战国楚系古玺印封泥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西泠印社乙巳春季雅集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嘉宾与学者前来参观交流。
战国时期,楚国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文化成就,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古玺印更是独具特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西泠印社副秘书长、策展人许雄志介绍说,楚系古玺的一大特点是“符合印”,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信”字二合玺,完整且珍贵。楚玺印中的“突框印”,在玺印钤抑封泥中既凸显印文,同时又保护了印面,这种特殊而巧妙的设计为楚玺所独有。此外,楚印铸造之精工,堪称先秦诸国之最,许多印钮柱状镂空,印体四周饰以菱形格纹,表面经特殊工艺处理,色泽如黑漆古玉,精美奢华,令人叹为观止。楚国中心辖域涵盖现今的湖北、湖南以及河南、安徽的部分地区,其古玺印中涌现出众多独特的地名和职官名。据《楚国封君研究》统计,楚国封君(侯)多达63位,而本次展览更是新增了5位封君的玺印,进一步丰富了楚系古玺印的收藏与研究。
《极目楚天:新见战国楚系古玺印封泥精粹》一书于展览同期首发。全书收录先秦楚系官印200件、姓名私印335件、箴言吉语印177件、肖形印24件、封泥147件、金版印陶7件,共计890件。展览从书中精选百余枚战国楚系珍贵玺印与封泥,于中国印学博物馆展出。这批展品篆刻技艺精湛,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学术价值,为深化传统印学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亦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脉络的生动体现。
小切口大深度
学术交流启新思
作为“新见战国楚系古玺印封泥展”的配套活动,“新见战国楚系古玺印封泥学术交流活动”于4月20日下午在安吉举行。来自多所高校的十位古文字研究学者围绕楚系古玺印研究,从文字、印面形制、异体字、吉语玺等多个维度作主旨发言,旨在通过“小切口、大深度”的方式,深入挖掘楚系古玺印的学术内涵,为专业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多新资料和新观点。众多专家、学者以及西泠印社社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如今,西泠印社展现出更为多元且极具开创性的发展格局。陈振濂表示,印社在深耕科研的同时,拓展出三大核心发展方向:其一,将刻印艺术向金石学领域延伸,深入研究青铜器、石刻、甲骨文、简牍等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古老遗存,为篆刻艺术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二,积极推动篆刻艺术走向世界,例如计划于今年6月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图形印展览,以193个成员国的文字、符号与图形为元素创作印章,全面展现世界印章文化的多样性,这一创举将填补相关领域的历史空白;其三,打破传统艺术分科细化的发展模式,反向推行诗书画印综合发展,致力于培养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多领域造诣于一身的复合型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