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减重”进行时 体重怎么“管”?杭州拟立法!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邵婷

都市快报讯 4月18日,杭州发布《杭州市全民健康促进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杭州拟将《杭州市全民健康促进条例》列入立法工作计划。

从医学角度来看,肥胖被定义为一种由多种因素引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医学界会综合运用体重指数、体脂率、腰围等指标,对肥胖进行界定与评估。其中,体重指数作为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健康状况的标准,其计算方法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依据《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的标准,BMI处于18.5至23.9之间属于正常范围;24至27.9为超重;达到28及以上则被判定为肥胖。

“全民减重”进行中,杭州人的体重怎么“管”?

来看看《杭州市全民健康促进条例(草案)》拟做出的规定——

第八条“合理膳食”: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居民营养状况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重点人群营养干预计划,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学生餐配送企业和中小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食堂应当按照规定配备营养工作人员,供应符合中小学生、婴幼儿营养餐标准的食品。

第九条“限盐油糖”: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等健康饮食行动,推广使用限量盐勺、控油壶等工具。鼓励食品生产者生产低盐、低脂、低糖食品,并在包装上做出显著标识;鼓励食品经营者开设低盐、低脂、低糖食品专柜;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开发和提供低盐、低脂、低糖等健康食品,并为就餐者提供易于分辨的公筷公勺。

第十条“控烟限酒”: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开展控制吸烟和过量饮用酒精监测工作,减少烟草烟雾危害,预防、控制过量饮酒。

第十一条“健康损害提示标识”:鼓励含糖饮料、酒精饮料的销售者在有关商品的销售区域规范设置健康提示标识。含糖饮料、酒精饮料的范围以及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和设置规范由市卫生健康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审查登记、违法行为报告和查处制度。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第十三条“全民健身”: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鼓励开展全民健身体育、休闲等活动。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相关规划建设全民健身公共场所和设施,实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设健身场所;鼓励单位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向公众开放,可以适当收取费用。

第十四条“健康激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探索建立健康积分奖励机制,对居民参与健康教育、体育健身和健康管理等活动予以积分奖励。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健康积分兑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