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在荷宁病房里度过金婚纪念日 安宁疗护,让生命更有尊严地谢幕
“我知道爸爸的身体情况已经不太好了,肿瘤扩散得很快,但我们不想放弃,只想让他快乐一点,不要那么痛苦……”
70多岁的乔大伯确诊晚期肺癌后,尽管经历了手术、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病情还是逐渐恶化并出现骨转移,已经卧床不起,髋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最后的生活质量。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和家人选择了安宁疗护,入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的荷宁病房。
院内“短途游” 完成第一个愿望
市一医院吴山院区(市肿瘤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章建芳清晰记得第一次见到乔大伯时的情景,“他半卧在床上,呼吸有些费力,我想让他说话慢一点,不要说太多话,但性格爽朗的老爷子非常健谈。于是我给他摇高了床头,垫了靠枕,让他更舒服一些”。
章建芳靠在床头柜边,近距离地倾听乔大伯分享年轻时的一些经历,比如和乔大妈相识相爱的故事,作为冰球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经历,还有退休后丰富多彩的广场舞经历……
“我之前去了不少医院,都是救护车送进送出,已经在床上连续躺了3个多月,除了检查没有出过病房门。听说你们这里是西湖风景区,就在吴山城隍阁脚下,我很想出去看一看。”这是乔大伯进入荷宁病房后提出的第一个愿望。
乔大伯目前的状态,腿部稍微移动都非常困难,下床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他的心愿,医护团队齐心协力想办法,调整止痛药的剂量,间歇期移除导尿管,鼓励他进行短暂的膀胱训练(他也想体体面面地出去转)……准备就绪后,那天趁着乔大伯精神状态还好,医护人员为他打了止痛针,一起轻手轻脚地把他抬到轮椅上。通过医生、护士、志愿者的全力协助,乔大伯第一次坐了起来,开启了院内的“短途游”。
乔大伯看了院区的连廊、小花园、文化长廊,还有藏在山洞里的放疗机房等。当看到防空洞里的职工之家时,里面的羽毛球场唤醒了他的运动细胞,他又开始述说他的运动生涯,那是他曾经的骄傲啊……回来途中,乔大伯的眼神中满载着满足与释然,主动要求医护人员及志愿者们一起合影留念。这张集体照的相框,他一直放在床头柜上。
结婚50周年纪念会
弥补最后的遗憾
在后来的志愿活动沟通中,章建芳得知,乔大伯入住荷宁病房当天,其实就是他和老伴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乔大伯本想为老伴准备一个小小的仪式,但因为身体太差,怕老伴伤心,只能作罢。
为了弥补乔大伯的遗憾,医护人员为乔大伯策划了一场难忘的金婚纪念会。鲜花、蛋糕、深情的对话……在这一刻,乔大伯终于能够向老伴表达他深藏心底的爱和牵挂,也让医护人员全程替他摄影和记录,希望家人能留点念想。
“我今天把我的银行卡和密码都交给老伴了,该说的该提醒的,我都完成了。”乔大伯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疼痛还是乔大伯最难以忍受的,安宁团队也进行了多次会诊和调整,让他能安稳地睡觉和移动。在老人难受时,儿女、孙辈都会给予他一次次的拥抱。女儿还说,从每周来床边的荷风细语志愿者这里,他们也学会了能量的传递和鼓励。
由于病情的折磨,老人容易情绪不稳定,有时像小孩般“任性”。荷宁病房的护士给予精心治疗和细致护理,还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陪乔大伯走过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老乔虽受疾病折磨,但在最后的时光,他得以从容安详地离去,也是幸运的。”料理完所有后事,乔大伯的老伴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医护人员的手中,“这是他最后的遗愿,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
多学科MDT团队协作
已为300余位终末期患者
提供全程安宁疗护照护服务
安宁疗护是对终末期患者身、心、社、精的支持,主要从生理与心理两个维度,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症状管理,帮助减少生理上的痛苦;同时,通过询问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其完成仍未完成的心愿,对过去的一生进行圆满告别。
市一医院吴山院区(市肿瘤医院)副院长邓清华介绍,当疾病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阶段,安宁疗护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痛苦,提高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帮助患者有尊严、没有痛苦、没有遗憾地离世,同时也帮助患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接受家人的离去。
邓清华说,安宁疗护以多学科MDT团队合作的形式来提供支持,包括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社工及志愿者等,涵盖肿瘤内科、疼痛科、麻醉科、营养科等。
据悉,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吴山院区(杭州市肿瘤医院)是杭州市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2021年开设杭州市属医院首家实体安宁病房“荷宁病房”;2022年组建荷宁MDT多学科团队;2023年将案例照护经验进行社会推广获得认可;2024年进行病房和服务提升,成功获选浙江省第二批安宁疗护标准化病房。目前,团队已为300余位终末期患者提供全程安宁疗护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