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师陆洲东 狮峰龙井天下绝 十三泡茶品春味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俞倩 文 张之冰 摄

杭州日报讯  这几天,陆洲东的“西湖龙井”省级非遗工坊格外热闹:一边是进进出出的车辆与客人,一边是十几口炒茶锅、二十多名炒茶工人昼夜不停。

“今天茶叶采下来多少”“群体种的鲜叶先摊一摊,下午我来炒”……还没进门,就听到陆洲东响亮的声音。他是大家眼里的“定心丸”,有他指挥,忙碌的春茶季也变得井然有序。

要说西湖龙井一级产区的炒茶顶尖高手,龙井村的陆洲东肯定算一个。16岁开始炒茶,如今这口炒茶锅他已经摸了40多年。“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龙井村,家里从立碑开始算,已经有九代了。种茶、学茶、做茶,这是老陆家代代传下来的手艺。”

都说“武林高手”多少带点个性,茶人也不例外。陆洲东学茶,靠一份毅力,也靠一份悟性。

在跟着家里人学会炒茶基本功之后,他开始学习钻研理论知识——先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接受培训,而后又报名了茶叶研修班,平时一有空就翻看相关书籍。

“先学理论知识再去炒茶,肯定是不行的。顺序反一反,先摸茶锅,再结合理论,你会发现炒茶的奥妙!”

祖辈的手艺与科学理论碰撞在一起,激荡出很多灵感,让陆洲东对茶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开始加入自己的思考,在实践中磨炼技艺,慢慢形成自己的做茶风格。

为了进一步精进技术,2012年,他正式拜师龙井村汪忠正,从此开启了进阶的习茶之路。他坚信,必须坚守传承,好好学习老底子的手艺,才能去伪存真。

几十年了,每到春茶生产季,陆洲东几乎每天都坐在茶锅前,去悟、去试。“茶叶是炒出来的,所以想做好茶必须在茶锅前反复尝试、慢慢琢磨,不同的茶叶该怎么炒、怎么做。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乐趣,是值得用一辈子去研究的事情。”

高级炒茶技师、杭州市能工巧匠、国家一级评茶师……凭着高超的手艺,陆洲东收获了不少“头衔”。去年3月,他又被认定为杭州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绿茶制作技艺【西湖(狮峰)龙井】”非遗项目的首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面对一项项荣誉,陆洲东非常淡定,带着专属于顶级茶人的自信和傲气。对他来说,如今炒茶,更似一种艺术——不同的鲜叶、不同的温度和火候,在他手里变幻万千,碰撞出与众不同的茶滋味。

在经历了不同人生阶段后,茶味带着茶人的底气慢慢沉淀,形成了独有的风格。50岁之后,陆洲东做茶不再追求“张扬”,而是讲究温和内敛,他认为,好的龙井味道是在十几泡之后,依然能品到甘甜清香。

“你可以在一杯茶里看到西湖的春天。”陆洲东泡茶有个习惯,喝到最后,他总会摊开盖碗,倒出茶叶,让人看看他的茶,见片片嫩芽叶底久泡不烂,“看,这就是真正的狮峰龙井!”

如今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洲东也当起了师傅,收了9个徒儿。虽然练得手上都是泡,还会被有点“脾气”的师傅骂几句,但一到春茶季,这帮年轻人每天都会准时到陆洲东的非遗工坊“报到”,炒鲜叶,练技艺。看着围坐在炒茶锅前的年轻人,陆洲东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炒茶,就是要斗;非遗技艺,靠的就是传承!”

非遗绝技

陆洲东冲泡狮峰龙井有一项绝技,用瓷制盖碗投茶5克,定点注入120毫升沸水。

第一泡焖30秒出汤,感受清嫩纯净的鲜灵和馨香四达的芬芳,是初露张力的“味蕾盛宴”。

第二泡焖60秒出汤,将“味蕾盛宴”升至高潮,感受大气磅礴的绿茶“皇后”风范。

第三泡焖30秒出汤,感受茶汤滋味较第一泡是走高或平稳,绝不能走低。

用这种方式冲泡,最能彰显出狮峰龙井的优缺点、道地与否。此外,他的狮峰龙井用沸水冲泡十三泡后,叶底仍亮润有韧性,足见制茶功底之深厚。

非遗诗话

西湖新茶季

春光近日耽何处,

不在湖边在岭陂。

看似寻常芽与叶,

桃花逊色李输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