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建校九十七周年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亮相西湖边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余夕雯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今起对公众开放 记者 陈中秋 摄

97年前的春天,1928年4月8日,60岁的蔡元培赴杭州出席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开学典礼。昨天(4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在南山校区内举行建校九十七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暨2025“国美发布”。

这也是继2023年中国美术学院将4月8日定为“国美发布”日后,连续第三年的“国美发布”。

2025“国美发布”共发布三项内容: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赵无极家人共向中国美院捐赠了赵无极在杭州创作的早期油画、版画、瓷器等作品共计213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牌;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创新孵化行动。同时,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项目在中国美术学院启动;“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核心,重现游戏中的经典叙事与角色、场景、道具等内容,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游戏原画与制作细节,探索幕后开发故事。

展览由“破顽空”“载群生”“明邪正”“开尘锁”“踏云光”“会元龙”“赌输赢”七个单元组成,其中的“赌输赢”,是玩家的试炼场与沉浸体验区。

浙江科技企业游戏科学的创始人、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也来到了展览开幕现场,他表示,《黑神话:悟空》不仅让国内外玩家体验了游戏本身,还让国外玩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与热情。

《黑神话:悟空》的艺术总监杨奇,是从中国美术学院走出的创作者。杨奇回忆说,他们扫描重庆大足石刻时,建模一度达到“10亿面+”的恐怖工作量。这一技术实践背后是对传统艺术本体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从唐宋山水的空间意识,到佛教造像的仪轨逻辑,这些深层的文化基因经过虚幻引擎、动态捕捉等前沿技术的创造性转化,在《黑神话:悟空》的视觉设计中获得了当代表达。

从未接触游戏的观众,也能通过展览中的“影神图”等系统呈现,得以直观理解游戏角色的文化谱系,还可以沉浸式体验水墨留白如何转化为数字场景的动态叙事。

本次《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将从4月10日起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5月21日结束。

展览全价票票价60元,优惠票票价30元,可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放时间: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