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基层一线“闪闪发光”

原创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郑万兴

基层一线不仅是淬炼本领的熔炉,更是绽放青春光芒的舞台。当“正青春”邂逅“最基层”,年轻干部要敢在基层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将沾满泥土的足迹化作闪耀的星轨,把风雨历练化作璀璨星光,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华。

怀深“心贴群众”之情,于念兹在兹间读懂“真、善、美”的奉献精神。年轻干部正处在打底塑形的关键时期,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心系群众、肩扛民事、志在暖民,在“躬身探仓廪、围坐问衣食”中深刻认识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永恒的“国之大者”。要用好“四下基层”这个生动教材,勤于下基层,到田野、入农户,在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中不断倾听人民愿望、回应人民关切、增进人民福祉;要把一线接访和现场办公相结合,通过监督电话、村务公开栏、网格员反馈、村民代表会议、新村夜话、定期家访等方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第一时间了解好、解决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立下“韦编三绝”之志,于学以益才中补足“短、缺、少”知识盲点。苦于勤学,必有所成。年轻干部带着“名校光环”来到基层,学的内容不再是大学课堂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基层一线的信访调解、农业生产、环境治理等实践知识,如果“自满”于以往的学校知识,开展工作时就容易出现“马高镫短”的情况。“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年轻干部要有像手机充电、海绵吸水一样的求知欲望,带着“空杯”“清零”心态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多向农村科技特派员学习,努力掌握种植、养殖、现代化农机使用等基本技能;多向村干部学习矛盾调解经验,努力成为基层善治的“老娘舅”;多向“新农人”“乡村电商播客”“民宿主人”等学习乡村振兴好方法,带领农民致富、带动产业发展、带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迈正“挺膺担当”之步,于风雨兼程中解锁“拼、闯、创”的干事劲头。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经风雨是一名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而基层一线是年轻干部历练的最佳“赛马场”。年轻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基层之行绝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镀金”之行,而要把实干足迹遍布在走村入户的民情走访和矛盾调解上、跟随村干部进行的农业生产保障上,只要有机会置身一线事务,就把它当成一次“淬火”“锻钢”的宝贵机会。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杜绝布置工作、事务协调靠电话打打、微信发发的不良作风,多在紧急之事上磨一磨,在复杂之事上练一练,在艰难之事上干一干,不等不靠、主动请缨、敢于“亮剑”,以“自找苦吃”的行动自觉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用担当之笔在青春与基层的双向奔赴中书写“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