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村民捡到受伤“怪”鸟,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都市快报
浏览量
都市快报讯 “刘警官,你来得正好,我前几天捡到一只鸟,样子不普通,应该是保护动物,快帮我看看!”3月25日下午,衢州市常山县白石镇草坪村村民祝女士对下村走访的辅警刘斯俊说道。
原来,两天前,祝女士在田间散步时听到一阵微弱的扑腾声,走近后发现一只样子奇怪的小鸟在艰难地挣扎着,头部、脚部均有明显外伤,已无法飞翔。于是,祝女士就将小鸟带回了家。
“我给它的伤口做了基础护理,又准备了些水和食物。”在祝女士的悉心照料下,小鸟的状态逐渐平稳,“本来想马上把小鸟送到你们派出所的,但这两天实在太忙了就没顾得上。”知道刘警官每周二都会来村里,所以当刘警官下村时,祝女士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经刘斯俊仔细检查和辨认,判断该鸟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丘鹬。
刘斯俊便立即联系了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说明了丘鹬的详细情况,并将丘鹬带回所里,而后移交给林业局工作人员。
经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丘鹬脚部伤情较重,目前不具备放飞条件,需要进行治疗,待痊愈之后再择机放回大自然。
温馨提示:如发现受伤、落单的野生动物时,不可自行捕捉、圈养或盲目放生,应及时与公安机关或林业主管部门取得联系,由专业人员前往妥善处置。
动物小档案——丘鹬
丘鹬(y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寓言故事《鹬蚌相争》中的“鹬”说的就是它。丘鹬,中等体形,体长约35厘米,体形矮胖,腿短而喙较长;体羽以黄褐色为主,头顶和枕部具有带状横纹,尾羽呈黑色,并散有锈色红斑,其末端呈黄灰色,下体呈白色且密布暗色横斑;雌鸟与雄鸟体色相似。夜行性的森林鸟。白天隐蔽,伏于地面,夜晚飞至开阔地进食。主要以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昆虫、昆虫幼虫、蚯蚓、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有时也食植物根、浆果和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