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接手杭州一家小客栈,想变成年轻人互相帮助学习的地方
都市快报讯 近日,网友“杭州避风港客栈”发帖:我在杭州西湖区盘了一个青年客栈,只有20个床位,第一次做没经验,有没有人帮忙,我希望能做成打工人的中转站,打工需要住宿的,要求不高的群体就可以。
3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网友“杭州避风港客栈”蓝女士的客栈,这家位于西溪路法华寺入口附近的客栈,共两层8个房间,每间十几个平方,有的只能容纳一张床铺,有些是上下铺,住满能住20个人左右。
蓝女士42岁,在杭州一家公司上班十多年,学的是土木专业,家庭条件还好,最近四年,她都是从事与公益图书馆有关工作。
“我和浙江大学、浙江外国语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以及杭州学军中学、杭二中联动,让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小区,给孩子们提供免费阅读的同时,还可以义务辅导小区孩子的功课。”
不过今年,蓝女士有自己新想法。
“因为之前做图书馆是纯公益,社区或物业也是免费提供场地,不过刚好很多小区要换届,不一定还能免费提供帮助,我之前在和大学生接触时,他们总是说想在毕业前多了解社会,多关注自己的专业在社会上是否有竞争力,就是找不到和社会接触的平台。”
这个月,蓝女士一次从西溪路去法华寺的路上,偶然间看到这家客栈在招商,就想租下这个房子,为大学生以及刚来杭州的创业者或求职者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
“这家客栈我刚刚接手才几天,住宿估计一天也就50元上下,目前都还没来得及定价,但我的想法是想把客栈做成来杭州创业或求职的‘中转站’,来客栈停留的客人,可以在这里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我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求职的动向,然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简历在客栈里分享。”
下午,浙江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小陈来到客栈,她之前在蓝女士的志愿团队工作,在钱塘区帮助小朋友分享手工课程。
“我们大学生其实在学校接触社会的机会蛮少,除了家教等兼职,其实并不太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到底怎么样,到了社会上到底能做什么,很想听听已经工作的人的想法,这样可以提炼自己的能力。”
19岁的小尚刚来杭州不到一周,之前是在北京地铁从事售票员工作。
听说杭州创业机会多,前两天小尚利用假期来到杭州。“我只是短暂停留,所以没办法长期租房,但是住旅馆费用也高,这家客栈包括水电在内所有开销一天40元,比较适合刚来杭州找工作的人。”
蓝女士把“避风港客栈”的信息和自己的想法也发到了网络平台上,昨天除了求职者,也有从江苏、重庆、湖北来杭州的年轻人来到“避风港客栈”,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共享资源。
95年出生的小胡,之前当过兵,这两年在老家从事科技领域,刚来杭州一个月,他想在杭州寻找创业机会。
“我也是刚了解到有这样的客栈,我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有冲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来杭州后慢慢找到了自己,想打造一个创业联盟,目前正在做创业联盟的APP,就是资源共享,大家相互帮忙。”
24岁的小鲁大学毕业2年,学的是影视摄影制作专业,听说杭州对于大学生创业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可能还能享受到杭州给大学生的政策,于是选择来到杭州。
“目前我在拱墅那边租了一个场地,听说每年可以免租金3万元,杭州对于我们年轻人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虽然我注册的公司刚成立,现在就我一个人打拼,但还是有很多机会。”
小鲁说,杭州创业氛围很好,其实我在大学已经在做拍视频相关的工作了,四年下来买到了所有的拍摄设备的器材费用,才攒了2万多块钱,然后父母听说我来杭州这边创业,才给我投了3万元。
“我就带着我的所有摄影设备以及5万元来到杭州,虽然我的公司才成立3个月,十几个平方米,但现在已经有四五个项目在做,比如常见的企业宣传片、互联网IP孵化项目,前两天我还去上海谈合作,这些单子能养活我自己了。”
像小鲁、小胡以及还有今天刚认识的老家在重庆开酒厂的小李,这帮年轻人刚刚认识几天,他们说因为知道了蓝女士的客栈聚在一起,“我觉得不管是来杭州求职还是创业的,大家相聚在杭州就是缘分,在客栈聊天、谈面试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谈以前的工作经验,大家取长补短,而且很多都是年轻人,想法更加活跃,心态更加年轻。”
蓝女士说,自己接下来虽然经营的是一家客栈,但并不想简单做成一个客栈,而是想为创业者、求职者提供一个平台。
目前,蓝女士的“避风港客栈”刚接手不久,客栈还需要进一步布置,把客栈好好打扫干净、装饰一下,她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走进我们客栈,哪怕就是坐下来聊一聊自己的经历,为求职者提供一个思路,我想这就是我做这家客栈的初衷。
“我现在时间上相对自由,虽然我并不是为了客栈赚钱,我只是单纯想做自己做的事,通过客栈的一点收入来实现,但我知道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不行,也希望都市快报和广大橙友们给我提供想法和建议,比如客栈的经营理念,创业平台如何实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