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摆“松绑” 解锁城市发展新活力
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支持符合条件的临街商铺开展外摆经营举措,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抹亮色。放宽外摆看似是微小的政策调整,实则背后蕴含着城市管理的一大步。
从整个消费市场的直接反馈来看,放宽外摆给商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利好效应。对很多商家而言,外摆拓展了自身的经营空间,增加了对外展示商品的窗口。在杭州,自方案发布实施后,不少商家的营业额显著提升。比如很多咖啡店铺将桌椅摆到室外,不仅在高峰期缓解了店内空间不足的压力,还营造出独特的就餐氛围,吸引了更多顾客。而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过去的休闲时光常常被局限在室内相对封闭的空间,缺乏与城市环境互动的机会。如今,随着政策的推行,街道成为消费的延伸场所。更多外摆给大家提供了体验感十足的消费场景,也符合当下大众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试想在春日暖阳的沐浴之下,能够坐在室外享受美食感受微风,多么惬意。
从当地经济发展和商业生态优化的角度来看,放宽外摆是助力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商户发展的有力举措。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经营成本和宣传方式的限制,往往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值得肯定的是,这次的外摆政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呼吸空间”。越来越多的商家可以利用外摆展示商品,吸引行人的注意,从而增加客流量和销售额。宏观来看,扩宽外摆不仅能帮助商家缓解经营压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的创新活力。众多创意十足的外摆设计,会让城市的商业更丰富多彩,形成杭州独特的商业文化。
当然,放宽外摆并非“一了百了”。未来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平衡好商业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关系。相关部门需要在确保市容市貌整洁、交通秩序顺畅、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推进外摆政策的落实。比如,政策发布后,对于群众关心“外摆集中区停车难”问题,明确外摆的区域、时间限制,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刻不容缓。另外,本着放宽外摆长久发展的初心,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标准,促进外摆经营在规范的指引下有序发展。
放宽外摆政策,是浙江提振消费、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一步,也是一次大胆又富有成效的尝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放宽外摆将会为城市带来更多新的发展机遇,让城市既有“烟火气”,又有“品质范”,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