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网红灭火产品功效如何? 杭州消防揭秘:其实“顶流”是它……
杭州日报讯 近年来,随着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不少人会选择在家中放一些灭火产品,以备不时之需。但是网红灭火产品琳琅满目,遇到起火的关键时刻到底有没有用,安全性有没有保障?3月11日,杭州市余杭区消防救援大队一次性买来市面上常见的几种网红灭火产品,用一个实验告诉大家,这些网红灭火产品是“货真价实”还是“徒有虚名”?
骤降400℃,灭火效果明显,使用起来有要求……
实验现场,消防员拿出一款“自动灭火球”,据说是网上热销的“爆款”,可以在3秒内灭火。待到火盆燃烧至500℃,消防员根据使用说明将灭火球砸进火源约12秒后,火球突然爆炸,发出巨大声响,其中的粉尘弥漫开来,还有细碎的颗粒向四周喷溅。
此时火盆内明火消失,测温枪测出温度骤降到100℃。但可以看到,火盆中的可燃物仍处于阴燃状态,有复燃可能。
根据包装上介绍的另一种使用方法,消防员将灭火球悬挂起来,下方点燃火焰模拟火情。直到第五分钟,灭火球的外壳才被烧穿,粉剂滴落,未能压制火焰。
另一款手榴弹造型的灭火弹,使用方法与灭火球相似,厂家更是直接将“瞬间灭火”的广告标语写在了外包装上。消防员用力砸进火盆,表壳瞬间炸裂,火焰被明显压制,现场立马弥漫白色浓烟。
现场一位女士第一次尝试时没有对准火源投歪了,第二次投进火盆之后,灭火弹没有直接破裂,在火中燃烧了一会,其中溶剂才流出。“以为很轻松会破碎,没想到不仅需要准度还要花不小力气。”
“在发生火灾的危急时刻,网红产品虽然使用方法简单,但是对使用人的操作方法是有一定要求的。”余杭大队消防员张圣宇提醒,“而且爆炸引起的可燃物和碎片喷溅,还有可能破坏家中财物,甚至对人造成二次伤害。”
网红产品噱头大于实际功效
在实验现场,消防员演示了一款“自动灭火宝”,外壳上宣称适用于各类火灾。消防员将其中一个投掷进火盆中,没想到却是一个“哑弹”,并没有起到任何灭火作用。扔进第二个灭火宝20秒后,瓶身才发生爆炸。
还有一款网红“明星产品”灭火花瓶,它的包装盒内自带花束,商家介绍可以在不使用时摆在家中当作花瓶。实际使用效果也比较“花瓶”:投入火桶后仅发出轻微闷响,瓶体完好无损,火势纹丝未动。
在模拟家中厨房油锅起火时,消防员使用了一款“油锅专用”的油锅灭火棒,投入之后却丝毫没有影响火势。“这时候不如直接盖上锅盖来得更快更有效。”
张圣宇说:“由此可见,一些网红灭火产品往往宣传噱头大于实际作用,忽略了火灾的复杂性和突发性,而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使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稳定,过度简化的灭火操作反而会影响救援时机。”
适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临近,张圣宇也给大家选购消防产品支了招,要在正规渠道购买有3C认证的灭火产品,查看其灭火级别,不要买无品牌、无资质的网红产品。
“其实最有效的灭火产品还是正规灭火器,它才是灭火产品中的‘顶流’。”在实验现场,消防员用传统干粉灭火器仅几秒便将火势彻底扑灭。
“相比让人眼花缭乱的灭火产品,灭火器更能靠得住。”张圣宇建议,“有条件的人可以家中常备灭火器,主动掌握使用方法,说不定在关键时刻就能帮上大忙。”
杭州消防提醒:
使用灭火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绿色区域,牢记“提、拔、握、压”四字口诀。首先手提提把,保持水平垂直,再把灭火器瓶体上下颠倒摇晃几次,让干粉松动。然后拔掉灭火器保险销,距离火焰3-5米处瞄准火源,一手握住喷管的最前端,控制好方向,另一只手提起灭火器提把,指压住灭火器的开关,喷出干粉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