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宣布扩招150人!浙江学霸有多少机会?2025年双一流高校本科力争扩招2万人
都市快报讯 3月8日,北京大学宣布,2025年,北大将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新增计划将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基础学科和新兴前沿领域,紧密结合学校规划发展方向、突出北大优势北大特色,主要依托元培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以及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培养。
北大老师介绍,浙江学生在北大表现一直很优秀,希望今年更多浙江的优秀学生能够有上北大的机会。
利好浙江学霸
继清华大学宣布扩招150人,陆续有高水平大学加入扩招队伍。目前有北大、上交大、湖南大学、西安交大、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等,这些高校扩招人数已近两千人。
3月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今年将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进一步增加“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在去年扩招1.6万人基础上,今年力争再增加2万人。
西安交大的老师介绍,今年西安交大本科扩招200人,具体分配至各省区多少还没有计划。去年交大在浙江统招计划174人,实际录取178人,多了4人,预计今年在浙江会在增加计划,多少待定。
一位从事招生工作的重点大学老师说,一般高校都会根据生源情况和各地对高校的支持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各地的招生数量。国内各个重点高校一直很中意浙江的学生。
也有老师表示,浙江的生源质量优异,这一波扩招,利好浙江考生,他们有了更多进名校的机会。
各高校扩招培养侧重不同
从目前各个高水平大学发布的信息看,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对新增招生都有不同的培养路径。
一起来看下具体情况。
清华大学扩招150人
清华大学决定有序适度扩大本科招生规模,2025年拟增加约150名本科生招生名额,同时将成立新的本科通识书院,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新增本科生将进入新成立的书院学习。
中国农业大学扩招500人
中国农业大学2025增加50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生物智造、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等学科领域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计划开设院士班、卓越工程师班等人才培养班型。
上海交通大学扩招150人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学校将继续增加150名本科招生名额,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扩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湖南大学扩招300人
2025年,湖南大学增加本科招生人数300人,招生计划规模将达到6133人。招生计划增量将重点投放至基础学科、新工科、新文科与战略新兴领域专业。
据悉,湖南大学今年计划新增量子信息科学、电子信息材料、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三个本科招生专业。
同时,学校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和设置双学士学位项目等举措,进一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理念,增进学生发展需求与专业培养的适配度,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人才储备基础。
武汉大学扩招85人
武汉大学2025年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计划招生7300人(2024年招生7215人),扩招85人。
此次增加的招生名额将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
2025年还将新增机器人工程、数字经济、智慧城市与空间规划、智慧能源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数智创新、机器人设计、文化数字化等微专业,致力于服务国家在智能制造、网络安全、新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助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
西安交通大学扩招200人
西安交通大学近十年来持续稳定推动扩大本科生招生规模,2019年至今已增加招生计划1500人,2025年将继续扩招200人,招生规模将达到6350人。扩大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储能技术、电气能源、医工交叉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
云南大学扩招300人
云南大学2025年将继续扩大招生规模,拟增加300个本科招生名额,主要投向理工农医类专业及双学士学位项目相关专业。
本次扩招旨在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重点针对科技、农业、医疗等关键领域人才缺口,强化理工农医类学科布局,着力培养直接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需求,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拔尖创新人才,同时推动双学士学位项目提质增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复旦大学本科招生增量全部投放交叉领域
复旦大学将深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按“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交叉做活”的方针,实现本科招生人数文、理、医、新工科、交叉学科各占20%。下一步,存量只减不增,本科招生增量全部投放交叉领域,牵引学科融合创新、深入推动“四个面向”。
将整合全校力量,跳出学科框架,重组工科院系,聚焦先导和未来产业发展,围绕集成电路、计算与智能、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电子信息与未来空间等领域的攻关和人才急需,一次性建设6个创新学院。按照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构建“从0到10”系统创新能力,重塑复旦的新工科门类。
学校今年将向2025级开放46个“X+AI”类本科双学位项目、在10个一级学科试点“学科博士+AI硕士”双学位项目,实现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学位项目。
香港大学内地考生名额增加至400人
港大计划在2025/26学年将内地高考生的录取名额增加至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