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即将首次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本科生!百位浙江学生家长走进校园一探究竟
西湖大学可以读哪些专业、什么时候需要选专业?在这里能遇到哪些名师?本科生在西湖住在哪里、校园生活会是什么样……
3月8日下午,2025年西湖大学举办本科招生校园开放日,约百位意向报考的浙江省内高中生与关心孩子升学择校问题的家长,来到西湖大学云谷校区一探究竟。
4个书院,7个专业,23所海外高校交流,246位学术导师“待命”……
开放日当天,西湖大学负责本科招生的老师们具体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本科培养特色、创新班招生政策……多位在校本科生与意向生家长和考生现场进行了交流。
记者了解到,在西湖大学,本科生们的“第一站”是书院。
西湖大学有α、β、γ、δ四大书院,同学们可以自主申请心仪的书院。西湖书院旨在打破学院与专业的界限,让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学习生活方式实现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
从入学起,每一位本科生都会拥有一名学术导师。无论是国际上领军的学术人才,还是有富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本科新生都可以与这些博士生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校长施一公也在过去三年亲自担任本科生学术导师。
专业自主选择也是西湖大学本科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入学时,全体新生无需选择专业,本科生前两年主要为通识类课程,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末,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开始选定专业。
去年,西湖大学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工智能两个本科专业,可选专业增至7个,其他专业还有生物科学、物理学、化学、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三期间,所有同学都享有前往海外名校或著名研究机构一学期的交流交换学习机会。
最近,首届本科生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等名校顺利完成交流。
已录取240名本科生,科研训练至关重要
自2022年开招本科生以来,西湖大学创新班已在浙江省招收了共240名优秀学生,是一个相当浓缩的本科生规模。
近两年本科生中,高二学生超过半数,这也是该校对考生最有吸引力的特色之一。2024年的报考该校人数比2023年翻了一倍,最终录取名单中有多人高考成绩达到了700分及以上。
学生人数虽浓缩,但师资阵容保持“豪华”。
如《细胞生物学》课程的三位教授,都是在各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其中,管坤良是这门课程的总负责人,曾获评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为了方便与学生交流,管坤良特意要求办公室换成一个带窗的门,方便学生知道他在不在办公室,可以随时去找他。
对于西湖大学本科生来说,从课堂到科学现场,至关重要。因此从大一起,所有本科生都能申请进入导师实验室学习,在寒暑假期间也有专门的“科研实训周”,给同学们尽早上手参与科研的机会。
据悉,本科生当中已有几位脱颖而出者。萧山中学的张乐程,大一就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AI顶尖会议发表论文,并获得商汤奖学金;去年,天台中学毕业生庞志鸿也有数学建模领域的成果于学术期刊发表;来自富阳中学的孙正涛,不久前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发表论文。
校长施一公:今年将首次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本科生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接受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接下来,西湖大学将进一步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例如,在浙江省连续三年试点招收本科创新班的基础上,首次走出浙江,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本科生。
“人才培养是主体和核心,尤其是有朝气、有想法、有干劲的青年人才。在西湖大学,我们同样看见了年轻人涌动的创造力。近年来,西湖大学先后取得40多项‘世界首次’的突破,其中80%都是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创造的。一批博士生甚至本科生也开始崭露头角,参与到创新队伍中。”施一公说,他们是未来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是世界前进的动力,西湖大学将全力以赴,集聚、培养和成就一批年轻人,助力他们脱颖而出,成长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