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美妆靠科技“抢地盘” 蚕丝竹叶等本土原料成为“黑马”

原创 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高瑞怡

当蚕丝、竹叶、白桦树汁等中国本土原料闯入国际大牌垄断的高端美妆市场,杭州企业正用科技创新发起“突围战”。2月27日,杭州CiE美妆创新展上,这些“土生土长”的原料,正在改写行业规则。

科技破壁:千年蚕丝“织”出新赛道

在展馆1D区,一瓶15ml的口腔抑菌喷剂,因添加从蚕丝中提取的丝素蛋白,成为人们争相了解的爆款。

时间回到2022年,星月生物创始人赵洪石博士因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寝食难安。在实验室,他突发奇想将丝素蛋白原液兑水含入口腔,灼痛感竟快速消退。一年后,这款“意外诞生”的喷剂通过临床验证:超99.7%的纯度与400道尔顿超小分子量,使其穿透力达行业4倍,能在创面形成生物膜加速愈合。

“与市面上常见品牌不同的是,这款喷剂主打的是镇痛,临床试验显示能做到10分钟内即时止痛。”该品牌总监叶静介绍道,“就像民间用鸡蛋内膜治疗唇周开裂一样,丝素蛋白则是对口腔内膜的损伤起到作用。”目前该产品已入驻多家三甲医院,在口腔癌、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疮等领域得到应用。

原料革命:一片竹撬动进口“攻坚战”

很长一段时间,国产品牌原料依赖进口,自有原料成为美妆企业“卡脖子”难题。在4D区,杭州雅妍生产的一款以“径山毛竹”为主成分的竹叶发酵液引发关注。

“相较美白原料中常见的熊果苷、抗坏血酸(VC),发酵后的竹叶提取物中富含黄酮类物质,且温和有效,无须担心生物毒性。”该品牌负责人孙祎明表示,从余杭竹海种植基地到洁净生产车间,再到与珀莱雅、欧诗漫等品牌合作开发12款新型原料,全链路布局让国产竹成分站稳脚跟。

原料界的“自主研发”正在改写美妆行业规则。养生堂展台上,一款采用长白山桦树汁替代去离子水的精华喷雾,客单价冲上3000元。“国际大牌添加量通常在5%以下,而我们的桦树汁占比高达100%。”总经理吴依凡坦言,这个配方为企业拿下3项应用专利,也让国产品牌高端线在国际市场撕开切口。

链式突围:8秒上播刷新“杭州速度”

除了原料,杭州的供应链速度正颠覆美妆行业。十年前,国内美妆护肤行业鲜有浙江以及杭州的身影,而如今,不少来自广东、山东的展商也来到这里寻找机遇。

展馆四楼的OEM/ODM(代加工)专区,广东某美妆品牌主理人与杭州代工厂敲定合作。“周四提需求,周五拿样品,下周一就能进直播间。”她算了一笔账:依托杭州周边200公里内包材、灌装、检测的完整产业链,新品开发周期从45天压缩至7天,跨境电商物流成本再降30%。

除此之外,杭州的电商直播效率正在重塑行业生态。不少电商达人出现在现场,一边拿货要机制,一边直播间里上链接。伸美集团品牌负责人星河告诉记者,展会商品可以做到“零延时”——“看中新品,谈妥分佣,现场就能挂车开卖,整套流程最快只要8秒。”

数据显示,杭州现有化妆品生产企业超300家,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在抖音美妆销量前100的品牌中,本土品牌占比达69.3%。2024年,本土品牌通过抖音直播市场规模达到2047.6亿元,同比增长24%。

从实验室的分子量之战,到供应链的分钟级响应,这场美妆产业的“杭州突围”,见证着国货护肤品从“跟跑”走向“领跑”,成为“中国制造”跃向“中国创造”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