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尖又开始下雪咯!“长三角”观雪景为啥“顶流”是它?
都市快报讯 2月19日傍晚5点多,临安太子尖又下雪了,雪花飞舞,随风摇曳……令人无限憧憬!
“太子尖,雪景美如画!”
“雪夜登顶太子尖,收获此生最难忘的云瀑日出……”
“2月22日、2月23日,南京出发太子尖看雪,有没有一起的?”
……
△抖音网友“养猪梁朝伟”在太子尖山顶拍摄
△抖音网友“养猪梁朝伟”在太子尖山顶拍摄
这两天,“长三角”的户外达人们无疑是幸福的:当许多人还沉浸在临安太子尖上一波(昨天)的绝美雪景中,下一波(明后天)的大雪、暴雪已经在路上……
更有杭州、上海、南京、宁波、嘉兴,甚至山东、安徽等地的驴友们提前在网上找起了“赏雪搭子”,剑指本周末冲、冲、冲 ——冲顶海拔1557米的太子尖!
今天的“太子尖”,已然成为“长三角”赏雪“顶流”,曝光度远超“‘长三角’第一高峰”黄茅尖(1929米)、“浙西第一高峰”清凉峰(1787.4米)等一众海拔更高山峰,那为什么偏偏是它?
首先是海拔,超1500米的“身高”,是江南赏雪的必要条件,下雪几率更高。
南方城市要同时满足“0℃以下+降水”的降雪条件很难,“纬度不够”那就“海拔来凑”——1500米以上的高山直接比平原地区低9℃以上,只要平原城市气温低于9℃,且同为降水,太子尖、天目山、清凉峰、龙王山、黄毛尖等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必然下雪。
其次是交通,2021年,随着浙西天路的全线贯通,江浙沪等长三角各地游客都能轻松自驾到海拔1360余米的太子尖驿站赏雪。
从杭州、上海、南京自驾到太子尖,2个多小时或4个多小时的车程,远比飞往“尔滨”省时、省钱,是一场凌晨都能“说走就走的旅行”,杭州人甚至工作日都能在太子尖看完日出后,直接驱车回到市区打卡上班。
第三是强度,驱车到达海拔1360余米的太子尖驿站,再爬上1557米的山顶,全程只要爬半小时左右就能抵达,连姑娘、孩子都能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白雪皑皑下的纯美浪漫收下。
“长三角”绝大多数的高山,都没有那么好的盘山公路条件,不会把你送到“手可摘星辰”的高点,而是需要从山脚开始攀爬,3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而且多野路,许多没有户外运动基础的“小姐姐”根本无法登顶美拍。
第四是配套,太子尖非景区,不收费。但山上的太子尖驿站却为驴友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歇脚、喝杯水或姜茶,吃个小吃、补给的地方,即便在周末凌晨的漆黑夜里,都有一盏明灯、一口热气腾腾,照亮和抚慰人们的心。
此外,太子尖两翼的浪广、峡谷源、浙川等村落配备了大量民宿、农家乐,方便人们抵达歇脚,目前太子尖驿站的登山台阶等设施也在修筑中,建成后能帮助驴友更安全、高效登顶。
第五是传播,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传统媒体、自媒体运用APP、微信、报纸、电视、小红书、直播、视频号等方式在全网传播“太子尖雪景之美”,撩动了各类人群,人们滚雪球般从四面八方来太子尖登顶,看日出、观云海、赏雪景。
最后是“梦幻四重奏”:日出、星空、云海、雪景(含雾凇)。
太子尖的爆火,并非一夜间,而是一首娓娓道来的“四季歌”:春季看日出、夏季观星空、秋天赏云海、冬季追雪景……不仅每个季度都有侧重点,而且凌晨登顶像开盲盒,运气好能同时开出“星空+日出+云海”的“梦幻三重奏”,甚至“四重奏”。
四季有美景,让太子尖的“热度”持续不减,一旦高山地区下雪,人们首先想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