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回落!今年杭州发出红色预警的学校,少了约五分之二

浏览量

杭州新闻讯  刚刚新学期启动,但对于很多即将“幼升小”“小升初”的孩子家长来说,也意味着升学季在悄然临近。很多家长都在关心一个话题:家门口的公办学校户籍生会爆满吗?

杭州的“入学早知道”系统,也对公办小学2025—2027年适龄户籍儿童入学预警信息和公办初中入学信息进行了更新。记者做了一个统计,杭州已有69所小学、23所初中发出红色预警(临平区尚未更新,不纳入统计)。但跟前两年的数据相比已经下降了不少。

红色预警学校数量明显回落

今年的入学压力进一步释放

入学预警分成两种:

黄色预警,表示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介于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红色预警,表示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100%。

初中招生的黄色和红色预警,同样根据对口直升小学毕业人数介于学区初中常态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以及达到或超过100%来界定。

扫二维码进入浙里办App

为了方便查询,家长可以登录浙里办App,进入“入学早知道”板块后,先选择自己所在的区,即可通过小区名搜索对应学区的公办学校,也可直接搜学校名,了解相关学校的入学预警信息。

今年,杭州已有69所小学、23所初中发出红色预警,这个数据看着数量很多。但跟前两年的数据相比已经下降了不少——2023年全市义务教育段红色预警学校近180所,2024年户籍生红色预警学校为158所。

“2023年应该是杭州生源最高峰的一年,当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首批出生的孩子要上小学。后面几年生源人数在慢慢回落。”一位公办小学校长笑着说,前两年我们通过扩班、增加班额到每班的45人等方式顶住了生源“洪峰”,今年在招生上会相对从容一些。

除了生源的回落,近年来杭州大力建设新校园也极大地缓解了招生压力。过去5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提前谋划,共建设新校园543所,新增学位48.3万个,这些新校园为学位供给提供了保障。

户籍生红色预警≠“一表生”调剂

去年热门学校最长落户年限为6年2个月

每年升学季,不少家长有疑问:红色预警的学校,是不是‘一表生’调剂的风险很大。“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红色预警只代表户籍生有调剂风险,户籍生分一表到四表等多个类别。所以红色预警不能和‘一表生’调剂挂等号。”一位教育圈人士说。

事实上,杭城去年真正“一表生”调剂的公办小学并不多。记者大致统计了一下,约有14所:

●采荷一小,最迟落户时间为2019年10月26日,落户年限约为4年10个月;

●采荷二小,最迟落户时间为2024年5月1日,落户年限约为4个月;

●濮家小学万家校区,最迟落户时间为2022年1月15日,落户年限约为2年8个月;

●卖鱼桥小学,最迟落户时间为2023年4月23日,落户年限约为1年6个月;

●文一街小学文一校区,最迟落户时间为2018年11月27日,落户年限约为5年9个月;

●文三街小学,最迟落户时间为2022年3月11日,落户年限约为2年6个月;

●学军小学求智校区,最迟落户时间为2021年6月4日,落户年限约为3年3个月;

●星洲小学,最迟落户时间为2024年3月5日,落户年限约为6个月;

●求是教育集团(总校),最迟落户时间为2024年3月6日,落户年限约为6个月;

●滨和小学,最迟落户时间为2021年2月18日,落户年限约为3年7个月;

●杭州湖畔学校,最迟落户时间为2018年8月27日,落户年限约为6年2个月;

●钱江湾小学,最迟落户时间为2018年8月17日,落户年限约为6年2个月;

●江南实验学校,月明校区最迟落户时间为2020年1月9日,落户年限约为4年8个月;

●闻涛小学,最迟落户时间为2021年4月13日,落户年限约为3年5个月。

“‘一表生’的分流,受多种因素影响,每年划定的落户年限都不一样。一般是根据落户时间长短排序,以录取最后一个学生的落户时间作为间隔线。”一位小学校长说,往年的“一表生”的分流情况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参考依据,更有利于其为孩子入学做好长远规划。

随迁子女与户籍生享同等教育权利

今年为持证农民工随迁子女100%提供公办学位

不仅仅是户籍生,杭州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也牵动着家长们的心。有在杭务工的家长在“杭州日报学点点”微信号上留言:“我们来杭州务工,就是希望子女能在杭州享受优质教育。想咨询随迁子女的入学在杭州有保障吗?”

记者从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杭州多年来不断加大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补助力度,在我市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与杭州户籍孩子享受完全一样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去年,杭州录取的小学新生中,包含了近2.9万名随迁子女,占比超五分之一。

“近年来虽然面临着入学高峰,但我们坚定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的权利。当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实现应读尽读,并逐年提高公办学校就读率。今年将根据省民生实事要求,实现为持证农民工随迁子女100%提供公办学位。”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