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偕行欢享春节

杭州网
浏览量
作者:孙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们即将辞别寒风凛冽的冬季,迎来“春日载阳、有鸣仓庚”的春天。贴年画、迎财神,逛庙会……神州大地处处阖家团圆,个个喜气洋洋。

春节对于在外的人来说,是家乡的呼唤。能在春节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热切的期盼。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身处远方的游子,无论工作多忙,生活是否如意,都会千方百计地回到家乡过春节。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春归在客先”成了很多漂泊在外的文人游子的哀叹。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交通便捷,除夕也被纳入了法定节假日,更多的人可以更早回乡团聚,一解思乡之情。

春节有着革故鼎新的精神内核,折射着时代的变迁。每逢春节到来,人们会对屋里屋外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同时添置新衣,购置新家具,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新年。春节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秦朝时候的“十月初一”过春节,再到南北朝时期春节的活动逐渐丰富,再到后来逛庙会、画年画等文化的繁荣……春节折射了时代的变迁。拜年的形式从过去的三跪三叩三拜,到现在的微信拜年、短视频拜年;从走亲访友为主到现在颇为流行的旅游过春节、博物馆里过新年;年轻人把灶王爷和财神爷的图像做成了冰箱贴,挂在家里“镇宅”…… 不是年味儿变淡了,而是过年的方式变了。

和谐是春节永恒的主题,也是春节不变的情怀。“大过年的”这句话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隐藏的意思是不要置气,和谐相处。当今时代,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家和万事兴”在春节期间得到了具象体现。家人们一起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祈愿美好未来……走出家门,加强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亲友们相互走访聚餐,互送祝福,社会上红红火火又和谐有序,充满了年味儿与温情,这就是春节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