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节,非遗民俗掀热潮
杭州日报讯 乙巳新岁启,新春新气象。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
逛庙会、赶市集、赏花灯……杭州各地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精彩纷呈,成为假日当仁不让的“顶流”。
西湖 灵山景区新春庙会玩法升级
春节假期,坐拥灵山洞、风水洞、铜鉴湖等山水资源的杭州灵山景区迎来了一批批游客。
“假期中,景区举办了第三届新春祈福庙会,今年玩法升级。”西湖文旅集团灵山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在这里登高祈福,并一站式体验游戏互动、特色市集、歌舞表演等。
据统计,今年来灵山景区的外地游客增加明显。“两大IP功不可没,一个正是去年火遍全球的游戏《黑神话:悟空》。”负责庙会活动的胡于会提到,“游戏制作团队就‘藏’在山对面的小镇里,他们的脚下正是悟空心心念念的‘灵山’。”这份奇妙缘分,为灵山景区源源不断带来《黑神话:悟空》的粉丝。
另一大IP就是《白蛇传》,从蛇年春晚亮相,到西湖断桥、雷峰塔等一众相关景点,都在向世界讲述这个美好的传说。趁着乙巳蛇年,灵山景区围绕《白蛇传》主题创作了白蛇献瑞、福仙巡游等一系列演艺节目。“青蛇、白蛇就像杭州自己的IP,能拨动我们的DNA。”“95后”杭州姑娘小张头一次来这里的新年庙会,看啥都很新鲜,“很新潮,游戏花样多,我拿到一条幸运手绳,希望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一拨拨游客上灵山,带动了新春消费,助力景区开门红。据统计,灵山景区在春节假期共接待全国游客5万多人次,营收超80万元。
余杭 138万人次体验文化深度游
春节假期,余杭区围绕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文化娱乐活动、旅游惠民消费等方面推出数十场次春节文旅主题活动。截至2月4日11:00,余杭区重点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38.21万人次,营业收入10920.11万元,门票收入610.35万元。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西大门的良渚生长力市集·玄冬集,融合了古风韵味、非遗手作与良渚文化,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体验了一场别样的文化年。瓶窑老街“瓶”日好市全新上线,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非遗手工、文创饰品等组合而成的市集集好玩、好逛于一体,特色顶缸、“喷火+火方”、猴王舞棍等轮番上演,让市民和游客目不暇接。
夜幕降临,穿过由两条威武的小蛇盘旋的正大门,就到了瓶窑电影院。抬头看,一条50多米长的空中花灯长廊,盘旋着两条25米长的蛇灯。一白一青两条Q版的蛇正在“嬉闹”,呼应的正是《白蛇传》中的白蛇、青蛇。
文化深度游更是假日里的一抹亮色。余杭区图书馆举办“阅”享国潮中国年——余杭区图书馆春节系列活动,让不少市民朋友在这里留下了全家福照片,共同制作新年红包。章太炎故居推出木刻雕版印福体验、我为故居贴窗花等活动,邀请游客一起做手工,留下自己独特的蛇年纪念品。杭州国家版本馆于大年初二至初七展出了《永乐大典》真本。其间,每天展示的页面都会“翻篇”,寓意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良渚博物院内,“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持续展出,展览汇集国内9省21家文博机构的175件藏品,包括58件一级文物,令人大饱眼福。
临平 文旅特色活动“热”力十足
塘栖古镇“过大年”、超山景区赏梅花、博物馆里看展览……春节期间的临平文化味浓、烟火气足、体验感好,让市民和游客在体验风土、风物、风味、风情中,感受“热”力十足的临平文旅市场。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临平区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24057人次,其中,塘栖古镇接待游客超122000人次,超山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超42440人次。
春节假期,塘栖古镇游人如织。十二生肖闯关游戏、古戏台上越剧咿呀、五路财神巡街赐福……“塘栖过大年”系列活动通过民俗展演、非遗市集等形式,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非遗民俗中国年”。从广济桥边上船,沿着“塘丁超”水上游线,游客们还能在摇橹声中“一站式”领略塘栖古镇、超山、丁山湖的江南山水之美。
而在超山风景名胜区蜿蜒的游步道上,刚“上新”的小松鼠共享电动代步车为市民、游客“解锁”了畅游超山、轻松赏梅的新方式。正值超山梅花季,超山景区还推出了“韵味超好逛”“年味超好味”“同趣超好玩”系列活动,举办古风集市、“最美梅花季”游园会、问梅消息主题展等,为市民游客探梅咏梅、祈福行春增添雅趣。
蛇年新春,“文博场馆里过新年”继续火热。春节期间,临平区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除了临平区图书馆推出的“书香新年·阅读启新程”新春系列活动以及临平区文化馆推出的新春少儿画展之外,春节期间,“嘉意予物:杭州市临平博物馆馆藏吉祥文物展”和“国色:中国传统颜色中的文化现象展”两大新春展览在临平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体味底蕴深厚的“文化年”。
富阳 百米青龙嬉闹新登古城
正月初六晚,在富阳新登古城,随着激昂的锣鼓声,一条长104米的“官塘青龙”在明清古城墙下腾跃起舞,绸缎龙身蜿蜒盘旋,青鳞映照的每一寸光斑皆是历史的吉光片羽。
“官塘青龙”已有200多年历史,有进龙门、元宝阵、八字阵、乌龙盘井、上下翻腾等阵式。
作为省市文旅“金名片”培育项目和杭州市“文旅赋能·乡村共富”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之一,这个春节,新登古城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庆新春、闹元宵文艺活动。
据了解,元宵节下午2:00-3:00、晚上6:30-7:30,这条“官塘青龙”将再次出现在新登古城。正月十二至正月十五的每天下午,在新登古城西门地雕广场还有元宵文艺汇演、元宵游园会、古城花灯祈福、越剧表演等活动,在环城河上还有游船表演。
临安 “年俗+冰雪”游成顶流
这个春节,临安“年俗+冰雪”游火力全开,各大景区人气满满,乡村旅游活力迸发。据临安区文广旅体局统计,春节假期,临安区累计接待全域游客141.7万人次,同比增长16.15%。全区24家营业景区实现门票收入共计1859.48万元,同比增长13.29%。
强劲的数据,火热的消费,得益于临安活力超燃的“冰雪经济”和热气腾腾的年俗活动。
春节期间,临安区大街小巷年货云集、美食满目,乡村更是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其中,在相见村村落景区,“包个村子过大年”年俗活动深受游客追捧,篝火晚会、新年轰趴等趣味活动轮番来袭;在上田花戏村村落景区,围炉煮茶春节限定活动,给游客带来乡村休闲新体验;在孝村、秀溪慢谷、湍源村等村落,年猪宴热气腾腾,八方游客在临安热热闹闹过大年。据了解,今年春节,临安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1.55万人次,同比增长25.71%。
除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外,临安“冰雪旅游”也成为临安冬季旅游重要的“流量入口”,引得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大明山景区,“好运来”舞团每日上演蹦迪、喊麦、摇滚、劲舞,为滑雪运动助力造势;风之谷景区则创新打造嬉雪新场景,让南方的“小土豆”在家门口也能过上一把“冰雪”瘾;此外,到太子尖、百丈岭赏雾凇、看雪景,也成为众多年轻人热衷的活动,成了临安冰雪运动“新势力”。
眼下,“西动东文”正成为临安旅游的“新标签”。春节假期,临安博物馆、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临安区图书馆等文博场馆一跃成为人气“磁场”,吸引不少游客“到此一游”。
桐庐 新春专场活动“文化味”浓
截至2月4日14:30,桐庐春节假期旅游接待总人数达88.07万人次,与2024年同比增长12.13%;旅游总收入达60009万元,与2024年同比增长10.77%。
春节期间到桐庐来的游客除了参与桐君山祈福、生仙里滑雪等景区的特色项目外,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的新春专场活动也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袅袅烟火气、浓浓新春味。自正月初五开始,“金蛇献瑞 福满人间”桐乐汇生活市集新春专场在桐庐中心广场热闹开启。充满桐庐特色的年货好物、沉浸式的民俗表演、灯光璀璨的开元夜市,与“星河幻梦·只此桐庐”新春灯彩相映成趣,为市民、游客献上了一场浪漫的新春“游园会”。
走进市集,74个特色摊位排列整齐,各式的桐庐味道特色美食、网红小吃、年货好物、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桐庐剪纸、合村绣花鞋、桐庐钩织等手工技艺妙趣横生。现场还有超多充满年味的新春打卡点,更有汉服妆造簪花旅拍、糖画泥人等可体验互动式展位,让市民、游客亲身体验桐庐文化的魅力。
除了热闹的市集,沉浸式民俗演艺活动也是本次新春专场的一大亮点。随着夜幕低垂,市集中的灯火渐次点亮,“宋韵桐庐开元夜市”在一片惊叹声中缓缓拉开帷幕。形态各异的花灯璀璨夺目,映照出千载宋韵的流光溢彩,古风摊位洋溢着浓郁的历史韵味,令人仿佛“穿越”回宋朝。
本次“桐乐汇生活市集新春专场”活动将持续至2月12日(正月十五),而沉浸式民俗演艺活动则将于2月7日(正月初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