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儿子寒假读《西游记》,十几分钟才读了两页,说看不下去看不懂!家长:现在四大名著是必读,到底该怎么读?

都市快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郭婧

都市快报讯  “儿子拿着《西游记》读了十几分钟,才读了两页,说看不太懂,不想看!”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妈妈说,这个寒假,学校布置的语文作业是阅读四大名著,她让孩子读原著,但寒假过半了,孩子才读了没几页。

她问记者,孩子这个年纪还读不了原著,怎么办?

记者打听了下,这个寒假,不少学校五年级布置的语文作业是阅读四大名著,因为五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的课文分别来自四大名著,并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

这个年纪到底怎么读四大名著,记者采访了一线的语文老师们。

四大名著是考试范围

但能把原著读完的小学生真不多

一位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说,之所以学校纷纷会布置阅读四大名著的作业,是因为五年级下的语文课本有一个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编排的四篇课文分别来自四大名著,这个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整本的中国古典名著。

她表示,四大名著作为必读书目,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中通常会考到相关内容,有时候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有时候是阅读感受的分享,也有时是作文主题。

不过,教参也提到了要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并特别强调了“避免拔高要求”,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地读,能读下去是关键,尽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课文有改写的,也有原著节选的,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原著确实很难读啊。”一位连续带了四届小学高段的语文老师说,在她历届带的学生中,能把四大名著的原著读完的真不多。

她说,通常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以及各种影视资源的激励下,大家第一本能读完的原著大多是《西游记》,部分男生会喜欢先读《三国演义》,大概是出于对书中英雄们的崇拜。

“有能力看原著当然是更好的,但也不用强求。”另一位孩子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说,她给自己孩子买的是四大名著的青少版。

她觉得,虽然古典名著是推荐读原著的,但小学阶段能借助多种资源读完《西游记》就很不错了,“孩子读不了原著,先读青少版也是可以的,可以先熟悉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情节,始终是阅读的兴趣最重要。”

还有一位语文老师说:“到了初中,还会再学关于四大名著的课文,孩子到时再读原著也会容易很多。”

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告诉记者,部编版初中语文现行教材,将《西游记》阅读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推荐书目之一。现行教材中的《小圣施威降大圣》、《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这几篇课文分别选自四大名著。近年来,四大名著也一直属于中考考试范围,往往会有考题涉及。

另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将《红楼梦》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推荐书目之一,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就曾涉及到《红楼梦》片段”。

“现在的考题,更注重考察孩子对名著的个性化理解和整本书阅读的能力,一般不会对名著的细枝末节进行识记性的考察。”这位老师说,不过还是推荐初中生尽可能阅读四大名著的原著,四大名著作为古白话小说,对孩子的古文阅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是有好处的,相比青少版四大名著,原著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一个班有9名学生在读原著

看影视作品或听故事都有帮助

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五年级的寒假作业中的阅读书目就是四大名著,并备注说明可以选择青少版。

一位语文老师在班上做了个小调查,有9个同学在阅读四大名著的原著,以《西游记》原版居多,同时,也有学生在读彩绘版的四大名著。

“每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都是可以的。”戚老师说,原著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读的,班上有这么多学生在看还是很值得鼓励的。

她说,班上不少学生之前对四大名著已经有所接触,无论是动画片还是影视作品,或者听故事,都能降低学生阅读原著的难度,“能帮助学生理解。”

每天和爸妈共读20分钟

五年级男生已读完两部原著

在戚老师的班上有一位男生,目前已经读完两部四大名著的原著,这个寒假正在读《红楼梦》,“主要是爸爸在陪读,已经坚持快两年了。”

男生钱程是从三年级的暑假开始看《三国演义》的,花了半年时间读完,然后读的是《水浒传》,花了10个多月,去年12月才刚刚读完,现在正在读《红楼梦》,计划也是10个月读完。

“四大名著的原著,有时连成年人都不太能读得下去,我和儿子每人轮流读一个自然段,这样比较形式感,比孩子自己默读效果要好一点,也能有一些交流。”钱程爸爸说,他们每天固定读20分钟,“通常也就读三四页,这样孩子不太累,才能坚持下去。”

陪读的时候,法学专业的钱程爸爸也会把自己掌握的历史和法学知识穿插着跟孩子讲一讲,比如讨论一下鲁智深的行为到底对不对。

爸爸出差不在家的时候,钱程妈妈就会顶替爸爸进行陪读,保证一天都不落下。

“我自己上高中了还没读过四大名著,有一次高中考试要考《三国演义》,才赶紧凑数读了本儿童版的。”钱程妈妈说,自己也是陪着儿子建议删除第一次读原著,和爸爸陪读不同,她经常在儿子面前“示弱”,“我经常前一天才读过的情节,第二天就不记得了,这时问一问儿子,他能说出来就会有成就感。”

另外,他们读的是电子书,“不仅能标注拼音,还可以随时搜索不懂的词义帮助理解。”

在看原著之前,钱程也听过四大名著的故事,看过青少版的《水浒传》,他说:“青少版更容易读懂一些,原著到底哪里好,自己也说不出来,就是会觉得原著更好看,比如武松打虎这个情节就让我更紧张。”

钱程爸爸说,短期来看,阅读四大名著的原著并不一定能提升儿子的语文成绩,提早开始读原著,一方面因为这是必读书目,提早读相当于提早做准备了;另一方面,培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会受益终身,“陪娃一起读书还能增加亲子之间的感情,增加双方的共同话题。”

可以先尝试阅读部分经典章节

青少版也要注意挑选

杭州观成实验学校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张隆芳这个寒假也给学生们推荐了四大名著。

她说,五年级学生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直接读原著是有难度的,所以也推荐了一些青少年版给不同需求的孩子——

《西游记》:可先选择青少年版或白话美绘版,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等出版的青少年版,在保留原著主要情节和精髓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简化,更易理解,还有精美的插图辅助,能提升孩子阅读兴趣。

《水浒传》:可选择有注释、点评的青少年版,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相关版本,有一些难理解字词、文化背景等的注释,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还能让孩子感受原著的韵味。

《三国演义》:可以先读林汉达等改编的少儿版,语言通俗易懂,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三国历史,能让孩子清晰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之后再引导孩子读原著。

《红楼梦》:可先读蔡义江等专家改编的青少年版,其选取了关键情节和人物故事,语言简洁且尽量保留了原著风格。待孩子有更多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后,再读原著。

她说,如果孩子阅读能力强、对四大名著兴趣浓厚,可以在家长或老师指导下,先尝试阅读原著的部分章节,如《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等经典章节,文字相对易懂,情节吸引人。

她还提到,家长陪伴阅读,可以一起查资料、讨论,帮助解决孩子看不懂原著的问题,“也可以鼓励孩子与同学、朋友组成阅读小组,交流读书心得和疑问,在思维碰撞中更好地理解作品。”

另外,她还推荐学生可以参考《四大名著解读》等辅助书籍,或观看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你读过四大名著的原著吗?欢迎分享你阅读的版本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