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丨共富路上同奋斗(上)小县大城幸福事

中国蓝新闻
浏览量
作者:记者 林轩 屈霞 杨武鑫 楼嘉诚 李浩林 泰顺台

春节里,伴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温州泰顺司前畲族镇的村晚热闹开演。在当地文化特派员的张罗下,村民演的都是身边事,一出下山进城的情景剧,一下子把舞台下黄平留父子的记忆拉回到了20多年前。

黄平留一家原本住在距离县城25公里外的高山村里,进去要开半个小时的山路,孩子上学弯弯绕绕要走一个多小时。

老黄家的生活不是个例,2000年前后,看泰顺的彩色遥感影像,图中满眼的青山,几乎看不到规模化的城镇,大山的阻隔,让全县35万多的人口,80%的都住在了偏远山村。

2003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部署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泰顺推出了自行购房、集中安置等多种搬迁方式,在政策鼓励下,黄平留一家选择走出大山。这一年的12月14日,第一次到泰顺调研的习近平同志,走进了黄平留位于下山脱贫安居新区的家,习近平同志问得细致,让老黄心里暖暖的,但他不知道的是,除了搬不搬得下,习近平同志更关注下了山的村民能不能过得好。

那次调研中,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峰门乡异地脱贫住宅区的建设现场,他指出,下山脱贫是推进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下山农民的出路问题,让他们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按照“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要求,泰顺一盘棋规划,将原先的670多个行政村撤并掉60%,并提出“小县大城”的战略,部署六大“强城”行动,59个搬迁安置小区周边,教共体、医养平台、城乡公交全覆盖,文化特派员的入驻,更是让大家乐享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021年,党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使命。浙江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以县域为重要单元,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让城与乡双向奔赴。

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泰顺新城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张全新的规划图徐徐展开 。

向南,布局高能级产业平台,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为龙头,提速推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向东,延伸高品质旅游服务,文祥湖畔的文化中心、湖景夜游,成了泰顺新的“宝藏景点”。

当旧图翻页,新图铺开,许许多多曾经往外走的年轻人又回来了,让山野露营、乡村咖啡、数字创客,成为小县大城积蓄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