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浙江制造”标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杭州日报
浏览量
累计137项
2024年萧山区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5项,累计共发布137项,新增及总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在萧山区一密封胶生产企业,技术团队正根据《胶黏剂质量升级标准化试点》要求优化工艺流程。该试点作为省级重点项目,不仅提升了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更带动整个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这正是萧山区市场监管部门构建“标准生态圈”的缩影。
为破解企业在标准制定中“不会做、做不好”的难题,萧山区市监局集成国家标准文本公开库、杭州标准数字平台等资源,打造企业标准“工具箱”。通过绘制“标准制定‘路线图’”,建立“线上+线下”服务站,累计开展服务2000余次,攻克标准转化难题超百项。从立项到发布的每个环节都有专家指导,还对接了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相关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全周期陪伴”让企业研发效率提升30%以上。
人才培育同样跑出“加速度”。通过建立标准化总师制度,65位行业专家入库领军,数量居全市首位。“总师既要懂技术又要通标准,我们在岗前特训中增设国际标准解析课程。”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与国标委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已搭建起覆盖重点产业的标准化人才梯队。
此前,在2024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与标准创新发展大会上,萧山企业提出的3项技术参数被纳入国家标准修订草案。
随着视觉智能标准体系等市级试点落地,萧山正将标准化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等领域。目前,1项国家级、2项省级重大试点已通过验收,形成“研制一个标准、带动一个产业”的辐射效应。国际标准技术机构的相继落户,更让本地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对接全球标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