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医院急诊观察室 “00后”河南小伙说:“这个年,值了!”

杭州日报
浏览量
作者:记者 叶佳裕 通讯员 李文芳 张冰清

今年,是“00后”小伙张鑫第一次不回老家过年。

清早6点的闹钟一响,他麻溜地起床洗漱,精神抖擞地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急诊观察室赶去。

“我是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去年8月入职。‘新人阶段’我在输液室、抢救室轮番锻炼,积累了不少急救经验。今年春节我被排班到观察室,能够‘独当一面’,对我来说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张鑫笑着说。

观察室共26张床位,留观患者“召唤”不断。早晨7点半,张鑫到达工作岗位,与其他同事分工协作,主要负责13床至22床的患者。对于各床位病人的不同诉求,张鑫一一处理,忙中有序。

张鑫介绍,观察室里的患者处于入院到诊疗的“过渡期”,情况复杂多变。护士除了要服务好病人外,还要时刻观察病人的情况,和后续接诊的医生打好配合。“我们一般都是12个小时的轮班制,细心、耐心是基本功,对体力、脑力都是不小的考验。上岗急诊观察室,辛苦但自豪感很强!”张鑫笑着说,作为急诊科的男护士,工作中也该多扛点儿!

作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过年当然要吃“家乡饺子”。“自己擀的皮,馅里有猪肉、虾仁,还滴了香油。再把卷边一点点捏好,就是一个‘高仿妈妈牌’饺子啦。”包饺子的当晚,张鑫给记者发来了饺子图,并介绍着,“除夕没空包,所以提前包好放冰箱里。除夕煮好带去医院,与值班的同事们一起尝了尝咱‘家乡的味道’!”

除夕当天,张鑫被排到了在急诊观察室值班。一早,张鑫便把30来个饺子下了锅,盛了满满两个饭盒,带去医院。“中午、晚上,我用微波炉各热了一盒,请急诊科的值班同事尝了咱‘家乡的味道’。大家都说我手艺不孬嘞!”张鑫笑着用河南方言打趣,“今年除夕,比分享饺子更开心的是,第一次在重要的节日里为患者保驾护航。这份付出带来的满足感,让我感觉自己真‘中’!”

“第一次在外过年,想家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张鑫的兴奋感稍弱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那肯定是想的。但我爸妈很支持我,让我全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个‘年’在岗位上帮助患者,我觉得很值!”